45 好圣孙45(1 / 2)

“陛下突然召见我等,也不知是什么事情?”

赵勉疑惑不已。

自从太子朱标病逝之后,小朝会就几乎是停了。

许久没被老朱召见过,这突然来这么一遭,可真叫他心里没底。

传话太监来的时候,赵勉心都快吓没了。

黄子澄可还在诏狱关着呢,真要是给他供了出去……

赵勉都不敢去想,好在问清楚了,不止召见他一个。

六部的尚书、侍郎,翰林院的学士,还有一些其他官员,都被召见。

吏部尚书詹徽捋了捋胡子,道:“陛下召见,必定是有大事。”

礼部侍郎任亨泰出言附和:“总宪说的有理,如今太子殿下薨逝,也快到下葬时间,陛下突然召见,恐怕和储君之位有些关系。”

礼部现在情况很是复杂,原礼部尚书李原名在洪武二十三年因病辞官归隐之后,尚书这位子就一直空下来。

到现在老朱都没安排新的礼部尚书,倒是任亨泰时运不错,二十一年殿试状元。

老朱还特地给他建了状元坊表彰。

因此,这才几年时间,任亨泰就已经做到礼部侍郎,距离尚书也只是一步之遥。

刑部尚书杨靖若有所思:“储君之位不可不定,诸位大人可有些消息?”

“陛下不说,咱们就是想开了花,那也不敢妄自揣度啊。”

詹徽叹一口气,“杨大人慎言才是!”

“总宪教训的是。”杨靖有些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当即缄口不言。

很快,一行人进了文楼,山呼万岁之后,老朱直截了当开口:“叫你们来,是为了一道折子!”

“咱叫人抄了几份,你们一起看看!”

有太监拿过来几道奏疏,交到这些尚书侍郎手里。

奏疏数量不多,一群尚书侍郎围在一起,仔细端详。

很快,他们面色齐齐一变。

惊奇、思索、疑惑,乃至于不解。

老朱静静的看着,等他们看完,才问道:“这道折子怎么样?”

詹徽、刘三吾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贸然开口。

这道折子来路不明,而且陛下还没有表露意见,做臣子的也不敢胡乱开口。

刘三吾毕竟是多年的头铁,顶着压力问道:“老臣敢问陛下,这道奏疏是何人所奏?”

老朱手里拿着朱允熥的原本,摇了摇头道:“别管这折子谁写的,咱就问你们,折子怎么样?”

群臣一时间有些安静。

老朱等的不耐烦,直接点名:“赵勉,你管着户部,你来说!”

赵勉心头一紧,站了出来:“臣以为,这道奏疏之中所说的一条鞭法,有一定可取之处。”

“说具体点,咱不想听废话!”

老朱皱了皱眉,这些家伙官做的挺大,就是遇事想得太多,说话也不爽利,实在是叫人烦心。

赵勉面上显出几分羞愧来,道:“微臣才智浅薄,一时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如让吏部尚书说说。”

听到自己名字,詹徽精神一振,默默地瞧了眼赵勉,把今天这件事情记在小本本上,这才站出来道:“陛下,老臣同意赵大人所说,这道奏疏的确有可取之处。只是时间太短,臣身在吏部,管管官员升迁还在行,这财税之事,就不能班门弄斧了。”

老朱轻轻拍着手里的奏疏,目光微沉,道:“咱没那么好耐心,给你们一刻钟时间,想不出来就去领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