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卓怼怼41(1 / 2)

“既然是师生之间的交流,那臣就不客气了。”

得到了朱允熥的肯定,卓敬点了点头,似乎是早有所准备,开口便道:“敢问殿下,德才兼备者自古少之,这话对还是不对?”

瞧他这架势,朱允熥总感觉又是一个海瑞站在眼前,心中不免升起几分郑重来。

朱允熥没有立刻回答,稍稍思考之后才摇了摇头:“这话自然是不对。”

他也不做过多的解释,只是一板一眼的回答卓敬提出的疑惑,连半点延伸都不说。

同人辩论,忌讳的就是表达出太多的观点,朱允熥心里明白得很,表达出的观点越多,对方能够从中找到的漏洞也就越多。

之前他反驳朱允炆的明君贤臣论时,也是用的这样方法,效果简直拔群。

现如今卓敬一上来,也有用这种方法的趋势,朱允熥怎么会叫他心满意足,尽可能少说,免得等会儿被怼的下不来台。

卓敬早有预料朱允熥会有这一招,皇帝叫他来大本堂时就差没有明说了,吴王殿下心思鬼巧机灵,尤其擅长争辩,相比之下,淮王要弱上许多。

如今朱允熥只是回答一句,卓敬就已经领会老朱所说的意思,果真是鬼巧,回答问题看似笨拙,实则采用的是最好的方式,他也不急着怼,既然朱允熥不想多做解释,那就逼得他多做解释!

“吴王殿下说得好,德才兼备之人,并非是自古少之,臣好奇,在吴王心里,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德才兼备之人?”

他的目光很是炽亮,直勾勾的盯着朱允熥,迫不及待的等待着他回答。

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卓敬用的很是纯熟,他在户科给事中做了很多年事,考核过不少形形色色的官员,每每遇到油嘴滑舌巧舌善辩之人,都会用这样方法来震慑对方,如果对方心里有鬼,势必会目光躲闪心生畏惧。

卓敬一双如同在放光的双眼,此刻正对上朱允熥古井无波的双目,眼神交汇之下,卓敬只感觉自己的目光仿佛是投射进了两个深洞,一股莫名的巨大气场从中渗透压来,竟逼得他神色微变。

朱允熥的回答已经来了:“学生认为,如孔圣、如诸葛丞相者,可称得上是德才兼备!”

卓敬虽有预料,但也没想到朱允熥回答问题这般滑溜,看似回答,实际上没什么回答。

内容完全不具备有效性,也叫他不好反驳,只能另辟蹊径,继续追问。

卓敬目光一闪刺向了朱允熥:“孔圣万古难出一人,诸葛丞相亦是完人,如殿下这样说法,天底下德才兼备者,可是少之又少了!”

“不,还是极多。”

朱允熥意识到不能再逃避下去,否则卓敬能给他一直问下去,这货有种近乎是偏执的执拗,丝毫不顾及身份,或许是皇祖父授意。

他在这诡辩,万一皇祖父知晓,恐怕还得多出几分祸端来,他心中虽恼,可还是选择正面的方式去回答:“长江黄河之论,不甚高明。”

先声贬低一番自己的言论,而后朱允熥才继续阐述:“长江与黄河,有水清之时,也有水浊之时,这并非固定不变的东西,会随着季节变化、地段变化以及天气变化,而随之改变。

德与才,是考核人才的一种标准,我们都希望天底下的人都是德才兼备之人,大明朝的官员都是德才兼备的完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