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除草去(1 / 2)

“我觉得顶多是小打小闹。”

朱允熥摇了摇头,“皇祖父您慧眼如炬,难道就没看出来,二哥他不如我?”

“啧!”

老朱嚼了嚼咸菜头,“你不说咱还真没看出来。”

朱允熥直接给气乐了。

他可不信老朱没看出这一点。

可老朱压根不理他这话,就咬死了没看出来,他能咋滴?

天平还不够倾斜,还得继续展露一番本事来才行。

朱允熥觉得这也有理。

老朱毕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在这么个世道上,人活七十古来稀。

即便是皇帝,大部分也都是短命鬼。

老朱向来是个有谋划的主,六十多的岁数,死了最为钟爱的太子,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

在不确定自己还能活多久的情况之下,老朱不得不更加稳健的选择储君的人选。

一个是一直以来孝顺贤明的朱允炆。

另一个则是突然奋起、风头正劲的朱允熥。

为求稳,那自然是选表现一直良好的朱允炆了。

谁知道突然奋起的朱允熥,会不会像彗星一样,闪耀一时就迅速陨落?

相比于豪赌,年迈的朱元璋还是选择更为稳妥的做法。

如果不是朱允熥近来表现的确太过于近妖,老朱压根不会有半点纠结。

这点心思,朱允熥自认为看的大差不差。

能否在新赛道上实现逆袭,彻底转变老朱的看法,也就是在这荀月之间了。

稍作思索,朱允熥似是无心道:“皇祖父,我爹快要下葬,皇叔们什么时候回来送他一程?”

老朱筷子一停,放下了手里的咸菜,微眯着眼看着朱允熥:“你皇叔们不都在京?”

朱允熥知道老朱这是在装傻,可他有心让这潭水浑起来,便道:“皇祖父您这揣着明白装糊涂,我才十三岁,您就和我耍心眼,还说我呢。”

老朱摇了摇头:“回来干什么,一群惹是生非的小兔崽子,回来又得鸡飞狗跳的。”

“那也该回来才是,送一送我爹,好叫他知道,没白疼这些个弟弟,也让皇叔们心里好受些。”

朱允熥注意着老朱的脸色,揣摩有几个呼吸,又接着道:“都是您的儿子,回来一趟不容易,您老也很久没见他们了。”

人越老就越是重视血脉亲情,皇帝也不例外。

老朱子嗣不少,可真正和他关系紧密的,也就那么几个。

朱标自不例外,那是根正苗红,老婆孩子热坑头中的孩子,最受宠爱。

像秦王朱樉,晋王朱㭎,燕王朱棣这几个,都是马皇后所生,和老朱关系素来亲近,比不得朱标,但也是万千宠爱于一身。

朱允熥劝道:“几位皇叔坐镇边关,难得回来一次,如今我爹走了,他们要是不回来祭拜,这哪里说得过去?我爹护了他们一辈子,临了几个弟弟不来送葬,没这个道理!”

老朱只是瞧着朱允熥,见他目光诚恳,神情坚定不似作伪,这才道:“你就不担心他们回来了掺和进夺嫡?前些日子朝堂上已经有人提了,要立皇子为太子,老大走了,你二叔他们,可不是省油的灯。”

“瞧您说的,二叔他们哪怕是能闹翻了天,见了您不还是得老老实实的盘着?有您在,我没什么好担心的!”

朱允熥浑不在意,他有信心对付这几位皇叔,话音一转便道:“您是担心二哥多想吧,他不和皇叔们亲近,恐怕是会担心。”

朱允熥想起历史上建文帝的举措,那都不叫没亲近,分明是视之如仇寇。

也不知哪里来的这么大怨气,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要烧尽自家宗藩。

结果玩火自焚,把江山都给烧没了。

老朱想了想,一点头:“允炆毕竟文弱些,你二叔他们都是跟咱打天下出来的,混在兵窝子里,自带一身匪气,的确难招待。”

朱允熥不认同老朱这说法,直言不讳:“皇祖父您这样说就不公道了,招待不了那是本事薄,能怪着二叔他们?二叔他们都是刀山火海里走过来,跟您吃过苦受过罪挨过饿,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怎么能因为我们做后辈的本事差,就给否了?”

老朱一听,眼盯着朱允熥,道:“臭小子,你还敢训起咱来了?”

朱允熥神色坦然,并不畏惧,回视老朱,语气颇为硬扎:“我爹说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就算是皇祖父错了,那也得当面指出来,不能看着皇祖父错下去。”

老朱气急,怒道:“你爹就教你这些?”

朱允熥声音轻缓下来,瞧了瞧老朱手里的鞋子,一本正经道:“皇祖父千古明君,自然英明神武,我爹就是打个比方,没别的意思。”

“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