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为吴王殿下贺(1 / 2)

走出奉先殿,朱允熥又往奉安殿守灵。

来至灵前,朱允熞已经不见踪影,他稍稍问了一嘴,是哭着回东宫了。

朱允熥并不在意,这小子年纪不大,心肠倒是歹毒,敢往夺嫡的事情里面掺和。

朱允炆和他争,那是前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孝道争夺人心。

这不到七岁的朱允熞也不知死活往里面凑,想着替朱允炆出头,朱允熥自然不会客气。

一个巴掌,三个响头,就是他的警告!

吕氏虽然不是很聪明,但也应该能够听懂,往后大概不会让朱允熞掺和进来。

至于朱允炆……

朱允熥瞧了眼旁边无人的蒲团,眉头一挑。

自家二哥虽说耳根子软没什么太多主见,加之经验不丰富涉世未深,但也并非是个蠢人。

想来在吕氏的撺掇下,又是想到了什么法子,暗戳戳的努力呢。

可惜,一步慢步步慢,他明日受封吴王,这夺嫡的进展,已经超过朱允炆了。

……

刘三吾回到翰林院,内心中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吴王,如此尊贵的封号,今夜被陛下给出。

这其中含义,已经十分清晰。

在储君候选人的决定中,陛下心中的天平,逐渐的倾斜向了皇三孙殿下。

回想皇三孙殿下这几日的表现,刘三吾也是惊讶不已。

昔日楚庄王继位之后,不声不响持续三年之久。

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最终成就霸业!

如今皇三孙殿下,似乎也有此征兆。

短短几日时间,就能够扭转在陛下眼中的印象,皇三孙殿下真乃神人也。

他心中感慨,但拟旨的事情也不敢有丝毫耽搁。

封王的旨意早有定制,难度不高。

可皇三孙殿下被封的是吴王,这含义大为不同,刘三吾虽说不擅长揣摩上意,时常头铁,可这么大的事情,还是知道些圣心。

陛下如此浓重,这旨意自然不能太过于寒酸,得大书特书,文辞优美!

……

第二日,金鸡啼晓,东方既白。

奉天殿内,群臣早早就来了,文武两班分列。

殿内安静的可怕,无人喧哗,旁边有鸿胪寺的负责监督,看有没有朝臣有不雅举动。

群臣等候多时,朱元璋才来,往龙椅上一坐,年虽老迈,但眼神依旧锐利。

目光所及之处,没有哪一个臣子敢与之对视,哪怕是骄纵如蓝玉,也得低下头颅。

群臣行跪拜之礼,山呼万岁,老朱淡淡的回了句起来,随即叫刘三吾宣旨。

洪武时期,太监宣旨不可能存在,顶天了就是个门童,就承担个通报的工作。

毕竟老朱对太监很是厌恶,也不许他们读书识字,故此宫中的太监基本都是些文盲。

再加之很多太监都是高丽送来的朝贡品,连汉话都说不熟练,只会几句问安的话,宣读圣旨实在是难为他们。

老朱对旨意什么的要求不大,基本都是口头宣旨,话也是大白话,怎么简单怎么来。

可对朱允熥封王,老朱难得郑重一次,早朝第一件事情都不是国事,而是先将封王的事情确定下来。

封王之事,需要朱允熥在场,有太监宣召,朱允熥自殿外走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