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33(1 / 2)

等白月从老家回到东茂后不久,好消息便接二连三地朝他砸来。

“良安,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这里有个表,需要你拿回去填一下。”在办公楼和李良安相遇时,副主任赵庆华突然叫住了他,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当李良安从赵庆华手中接过那张表,看见表上赫然印着“东茂市先进工作者申报表”几个大字时,他突然愣住了。

“这是……”他的表情很复杂,既难以置信,又惊喜不已,他瞪大眼睛望着赵庆华。

“这是胡主任帮你争取到的,当然还需要上报评选,最后也不一定能够当选,但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所以还是要认真对待。”赵庆华微笑着说道,虽然他这么说,但语气之中,仿佛这并不是什么大事,“行了,回去好好填吧,月底交给我就可以了。”

说完,赵庆华便埋头开始工作。

李良安拿着这份申报表,正准备离开的时候,赵庆华突然想起一件事,又抬头对他微笑道:“对了,差点忘了,职位那一栏,你记得填仓储科长,全称。”

这个消息,让李良安更加疑惑不解,又更为震惊。他仍是目瞪口呆地看着赵庆华,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个解释。

但对方并没有解释,只是朝他微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他将表格拿回了宿舍。在空荡荡的房间里,他凝视着桌上的申报表,又回想起副主任赵庆华所说的那番话,于是,疑惑、震惊、激动、兴奋和担忧,便开始在李良安心中轮番盘旋。

如果赵庆华没有开玩笑,也就意味着,他很快就会成为东茂直属库仓储保管科的科长,但……这可能吗?自己真的能够走到这一步吗?

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想起了白月。如果他还在粮库,那么,科长这个位置非他莫属,先进工作者这份荣誉也必定属于他。但现在这一切都将落在李良安手中,这一结果,既让他感到惋惜,又让他感到兴奋,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不再是曾经那个只是跟在白月身后的李良安,他已经超过了曾经奉为自己奋斗目标的白月。

想到这里,他才察觉到,白月并未离开多久,而粮库日复一日毫无变化的生活,却像“平粮面”一样,快速抹平了他在这里的所有足迹。除了他李良安,似乎任何人也不再提起这个名字,似乎他从来就没来过这里,这番遭遇和当初的钱仲、许浩、龙亦礼他们一模一样,实在令人唏嘘。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将申报表藏进抽屉后,便又忙自己的去了。

然而没过多久,赵庆华的话便成为了现实。

一方面,因为个人工作能力突出,专业技能过硬,加上发表过的两篇优秀论文,曾被分公司总经理点名表扬,一度在东谷储掀起了一股基层科学研究之风潮;另一方面,东谷储中层领导干部迎来一波退休潮,急需优秀的年轻干部来挑大梁。

所以,原科长伍磊调任分公司,李良安则顺理成章的从主管升为仓储科科长,而仓储科主管,则由刘墉担任。几乎是与此同时,副主任胡伟光荣退休,空降而来的孙长龙,接替副主任一职。另外,仓储科新招了包括检验室邱云在内的四名大学生,以及两名搬运工转为仓储科劳务外派人员,其中包括易鸣。

至此,仓储保管科又一次壮大起来,东茂直属库仿佛也是旧貌换新颜。

“各位,今天正好趁这个机会请大家吃个饭。当然,由于去年底出台了八项规定,所以这顿我自掏腰包,这个我们先说清楚。”主任孙长龙以玩笑开场,然后渐渐恢复严肃道,“大家都知道,现在一直在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可见国家对于粮食储藏的重视,所以我们粮库今后的重点,还是仓储,这一点不会变,而仓储工作则必须仰仗各位!”

孙长龙端着酒杯,挺直身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眉开眼笑对桌上众人说着,最后,单独看向一旁的李良安,同时酒杯也朝他靠近:“特别是你,良安!作为科长,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孙长龙提到这个科长的时候,李良安偷偷瞥了一眼邱云,却发现她也正在注视着自己。然而只那一刹那,他的视线便不敢在邱云身上停留,他赶紧移开视线,看向孙长龙。

“孙主任,我们干仓储的,肩挑手扛习惯了,不怕担子重,怕就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李良安苦笑道,很明显,他这话里有话。

“什么意思?”孙长龙不知其意,与身旁的刘墉对视了一眼,又转过头问李良安。

“孙主任,其实很多事情我想做,但我做不了,因为很多事情不是我这个科长说了算的,说到底,我们需要粮库,需要您的支持!”

“这个你放心,你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要有利于咱们粮库的仓储工作,我一定大力支持!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孙长龙停下来,双眼直勾勾地扫视众人,缓缓说道,“但是……丑话说在前头,我可是干仓储出来的,如果你们的要求不切实际,前面那句话就当我没说过!”

“行,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李良安说完,端起酒杯缓缓站起,这时,孙长龙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手掌向下示意,让他坐下说。但李良安冲孙长龙轻轻摇了摇头,并示以微笑,仍然站立着向众人提议道:“来,各位同事,让我们一起敬孙主任一杯!”

这一次,李良安喝酒了!

没错,他的的确确喝酒了!

而且,他今天的表现与以前的李良安判若两人!这让在场的周忠和江城都有些不敢相信,因为他们深知李良安不喝酒。二人平静地对视了一眼,算是对这种反常现象的疑惑。但除这两人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包括邱云也不摘掉,这稀松平常的行为,竟是李良安天壤之别的改变。他们都理所应当的以为,酒桌上的李良安本该如此。

一饮而尽,放下酒杯。

李良安仰头喝酒的时候,眼角余光又不由自主地望向邱云。当他缓慢坐下,将视线从邱云身上收回的时候,不经意间与江城的视线交汇在一起。他不知道江城一直在默默地观察他,他只知道江城的眼中充满疑惑和好奇,他当然知道对方在疑惑什么。

李良安有些心虚地移开了视线,不自觉地低下头去。对于今天的改变,他还是无法完全适应和坦然接受,但这是他的第一次尝试,破天荒的一次尝试。

而今天的改变,李良安已经不记得是用多少个辗转难眠的夜晚换来的!那些夜晚,他会想起白月的那些话,想起邱云,想起父亲,想起那天三舅的背影。

而今天,人们也只看到了李良安在酒桌上的风光,看不到他因紧张而疯狂的心跳,颤抖的手指,干涸的嘴唇和热辣的面颊,看不到他为这份风光做出的努力,也看不到他为这份风光承受的煎熬。这一切,只有李良安自己知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