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2)

“白月……”

见白月没有任何反应,李良安用手背轻轻拍了拍他。

“嗯?”白月总算回过神来,这才发现他们此刻正在仓储办公室里,李良安正端着茶杯,站在自己身旁。

李良安眼睛朝前面撇了撇,给他使了个眼色。

“白月,一大早想什么呢?想得这么入迷!”许浩站在办公室前,好奇地问道,因为他很少见到如此失态的白月。

“没……没什么!”白月有些尴尬,但凭借着机敏的反应,很快便掩饰过去。与此同时,脑海中向丽那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也渐渐消散。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时间已经来到周一,但一想到周末在海边时的那副情景,白月心中仍然久久无法释怀。

“白月,你监督20仓平粮面(注:进粮时由粮食自流形成的锥形粮堆,大小不一,需要人工铲平,以便保管员能在平整的粮堆上进行作业,从而更利于粮食的储藏),一定记住,高低误差不能超过20公分!忠叔和钱仲,跟着陈娟去7仓扦样,其余人全部去6仓下电缆(注:粮食储藏过程中,粮堆的基本情况几乎都可以体现在温度上,所以需要将测温电缆垂直埋入粮堆,实时检测粮堆温度)。”

工作开始之前,许浩正在分配今天的任务。

“6仓?”李勇春的声音突然响起,他问道,“6仓扦样了吗?还没验收吧?”

“还没有!但这个仓的粮食情况好像不怎么好!先下电缆观察观察粮温!”许浩解释道,然后拍了拍手,高声说道:“好了好了,大家开工!”

白月来到20号仓房,只见十来个搬运工早已聚集在仓房周围,或坐或蹲,或站或走,身旁还摆放着各自的工具。

“易班长,这么早?”白月老远就和易鸣打起招呼。来粮库这么长时间,他已经和对方相互熟识。

只见他一边走近,一边拉动固定在仓房墙面上的拉杆,将这一侧的窗户全部打开。

在粮库谋生的搬运工分为两个班,易鸣是其中一个班长。此时,他迫不及待地抱怨道:“早个屁呀!快开门!”

“开门先开窗,你叫人帮我把那边的窗户也打开。”

白月说完便跑上了楼梯,易鸣没有指使手下的人,而是自己快步走向仓房另一侧。

打开进仓小门后,白月站在门口的平台上放眼望去,满仓都是稻谷,进粮时所形成的粮堆,就像是一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大大小小的锥形粮堆高低不平,起伏不定,最高处几乎触及仓顶,高度8米有余,最低处距离进仓落脚平台6米的高度,还要低个1米左右。

白月深感震撼之际,易鸣带着他的队伍,抬着木板,拿着铁锹,纷纷涌了进来,狭小的平台上顿时挤满了人。

短暂驻足后,易鸣脱下脚上的解放鞋,率先跳进了粮堆,然后一一接过其余众人递下去的工具,随后众人也纷纷脱鞋跳入粮堆,重新拿起各自的工具,朝仓房深处走去。

他们在一粒粒稻谷组成的山丘夹缝中蜿蜒前行,隆起的粮堆渐渐遮住了白月的视线,很快,他便看不见他们的身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白月也赶紧跳入粮堆,想去一探究竟。

但在崎岖不平的粮堆上还没走出几步,他的鞋里便钻进了不少稻谷颗粒,非常硌脚,最后实在忍受不了,他才将鞋脱下,扔回了仓房平台。

白月穿着袜子踩在粮堆上,由于稻谷颗粒间的摩擦力较大,使得稻谷粮堆质地较为坚硬,如果是平整的地方,脚踩在上面,几乎没有塌陷。但粮食终究不同于平地,粮堆会卸掉一部分踩踏的力,在上面行走,也是需要花费一些气力的。

没走出几步,黑色袜子上便裹了一层厚厚的灰,白月也顾不上这些,他只看了一眼脚下,便开始认真观察着那些搬运工们。

只见他们三人一组,分工明确:左右两人在前用力拉绳索,后面一人稳稳扶住木板,以“牛耕田”的方式将庞大的粮堆一点点抹平,两组人左右开工,其余各人则挥舞着铁锹,愚公移山一般,一点一点铲平粮堆。

这是一场体力与耐力的游戏!

白月眼见仓房里的灰尘越来越大,而自己并没有戴口罩,所以只能退到门口,在平台上进行观望。渐渐地,搬运工们忙碌的身影在灰尘中变得模糊,白月不禁微微皱眉,不仅是因为眼前恶劣的环境,更是因为他觉得这世界真不公平!

所谓的“人安良安”,所谓的“宁流千滴汗”,大概说的不是白月他们这些保管员,而是眼前这些搬运工。无论是此时此刻在仓房里的劳作,还是进粮时在作业线上的忙碌,可以说,他们在粮食上的付出,并不比保管员少!但这些响亮的口号,最终却成为了保管员口中振聋发聩的呐喊,甚至成为了粮库领导冠冕堂皇的誓言!

另一边,漆黑一片的仓房中,沿墙上的窗户依次打开,明亮的光线纷纷照射进来,让开阔平坦的玉米粮面一览无遗,这里则是仓房平完粮面之后的样子。

仓房外,小门正上方,墨绿色的圆形铁质标示牌上,白色的数字“6”清晰可见。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在钢铁楼梯上轰隆隆响起,仓房小门继而被打开,许浩带领一行人陆续赶到。

“这边东南角是1号,那边西北角70号,大家别搞错了!”说着,许浩将脚下的编织袋用力一提,成捆的蓝色电缆全部倾倒而出,突然灰尘四起。众人掩鼻皱眉,用手在面前轻轻扇了扇。许浩抱起两捆电缆扔进粮堆,接着自己也脱鞋走了进去,然后对三名新同事示意道:“你们几个过来。”

“要脱鞋吗?”李良安似乎注意到,身边的老员工几乎都脱了鞋,于是他才问道。

“脱!”许浩点了点头,“进到粮堆,一般都要脱鞋。”

李良安三人纷纷弯下腰去,迅速将鞋脱掉。

这时,刘墉又问:“袜子呢?”

“袜子不做要求。”许浩轻轻摇了摇头。

准备完毕后,三人缓缓踏入了粮堆。

李良安光着脚踩进玉米粮堆的时候,那种感觉很神奇——温热的脚掌在玉米粮堆中感受到了一丝凉意,玉米颗粒有些坚硬,脚掌皮肤传回来的触感不是很好,踩在玉米颗粒中,脚掌被粮堆缓缓淹没,或许是因为李良安的体重并不重,最终只没过脚腕,粮面与小腿肚底部齐平。

而在玉米粮堆上迈步的感觉,大概就像在深深的泥地里行走一样,虽然粮堆没有泥地那种黏着力,但玉米颗粒远比泥土更坚硬、粗糙!

“还可以吧?”大概是猜到了他们这是第一次在粮堆里行走,许浩微笑着问道。

“还行……”

三人缓慢靠近许浩,心不在焉地点头,因为他们此时的注意力仍然在自己脚下。

待他们站定,许浩这才开始讲解:

“这些就是测温电缆(注:测温电缆主体上均匀分布着5个温度传感器,这5个测温点将垂直于粮堆放置,把近6米的粮堆分为5层,每层平面上又拥有70个测温点,这样便能在粮堆中形成立体测温矩阵),你们肯定都知道,只是没见过,这是我们在出库之前从粮堆里拔出来的,一直放在门口的平台上,现在先按照上面的序号,将它们摆在粮堆相应的位置上,再一条一条扎下去。”

说完,许浩递给李良安一根电缆,让他在原地不要动,自己则拽着电缆末端朝仓房另一头走去,走之前还不忘解释道:“我们自己规定每个仓的东南角是1号电缆,然后顺次延伸。这样,在检测粮温的时候,如果哪一条电缆的温度偏高,我们就能很清楚的知道异常发热点具体的位置!”

李良安看着手上的电缆,一个矩形的蓝色小塑料块上,用黑色的记号笔写着“21”,笔迹有些褪色。塑料块一端分出测温电缆的主体,长约6米,另一端分出左右长短两根连接线,连接线末端则有特殊的活动扣,依次连接前后各条电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