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 2)

  现在张睿轩听见‘西湖’这两个字儿就肝儿颤,管你什么瘦西湖、胖西湖的,只要是‘西湖’,就能激发张睿轩掉进水里那股子窒息感带来的ptsd。

  张睿轩整个儿人都像是失了魂儿似的,皱着眉头,大口的喘着气。

  注意到张睿轩的异常,博物馆这位唐姐姐拍了拍张睿轩的肩膀,后者睁开眼睛,看见面前展柜的光芒,又听见唐姐姐的声音,这才平静下来。

  “你刚刚是怎么了,这附近有医院……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有没有开着。”

  “你要不要先休息一会?”唐姐姐从来没见过身边的人有这样的表现,一时间也有些手足无措,“你是有哮喘么。还是?”

  【张睿轩:系统,我怎么回事儿?】

  【PTSD听说过么?我也没想到你这次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张睿轩:能好么?】

  【心理疾病,能好】

  系统难得没有用话刺激张睿轩,可能是这一次张睿轩的状态系统也有些猝不及防——还是那句话,系统是看不惯张睿轩的德行,但是并不是想让张睿轩去死。

  好好儿一个大活人,要是就这样儿又抑郁又PSTD了,也不是系统的根本目的……只是系统就算是有再多的知识,到底也不是人类,对于人类的情感变化,还做不到百分百拿捏。

  “我没事儿,您接着说就好了!”

  “嗯,就是我要和你说,这个还真不是盆栽,你看旁边的介绍,这个是我们的通草花。”

  “通草花?”张睿轩顺着唐姐姐所指的方向看了过去,果然看到了简介上的这三个大字。

  只是回过头儿来再看看这梅、兰、菊、松,张睿轩还是看不出什么破绽。如果硬要说的话,只能是这菊花和梅花实在开得太盛,也不可能在夏天同时出现在一处……

  瓣瓣黄金似含香,粉绿吐蕊竞秋光,张睿轩极其努力的尝试要从这盆景儿里边儿看出来哪怕一点儿的‘塑料感’,又或者是‘纸质感’,却发现看来看去,自己的眼睛都发酸了,也只能靠着简介上的几句话,知道这是植物再制作的。

  “其实你看那个松树还是能看出来的。”唐姐姐看得出张睿轩是怎样的不信邪,笑着陪张睿轩找破绽,“现在咱们讲送给女孩子的永生花,其实已经是老祖宗玩剩下的了!”

  终于张睿轩还是放弃继续和这个永生花较劲,随着唐姐姐的带领,继续往后看。

  “你们这个画儿这么放着,不怕熊孩子么?”其实张睿轩对于写意的国画儿还是有着不少好感的。

  且不说当年学刻章的时候儿,张睿轩也评级着自己的爱好略微学过一点儿国画儿。就算是张老爷子这儿的遗传,也让张睿轩对这国画儿略有几分偏爱。

  “这是郑板桥的竹石?”

  张睿轩的脑子其实挺好使的,要是一直用在正道儿上,而不是天天在网上做个杠精,就算是考公考研都不顺利,在艺术上也没准儿能有点儿自己的发展:“郑板桥是扬州人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嗯。”

  “你们这国画儿……”

  还没等唐姐姐提醒,张睿轩自己发现了问题所在——这哪儿是什么国画儿啊?分明就是绣品!

  “哎呦,我这脑子,你刚发才还和我说这上边儿有绣品。”

  “嗯,我们的作品就是能做到以假乱真。”认识这一个小时有余,唐姐姐也算是知道张睿轩是个什么样儿的人了。

  也算不上坏,更算不上蠢,单纯是爱逞口舌之快,也喜欢显摆一下自己的“与众不同”。

  “那我可不认。”张睿轩耸耸肩,“这是因为我眼睛不好使,但凡我眼睛不近视,肯定看得出来。”

  死鸭子嘴硬,活张睿轩也嘴硬!

  唐姐姐并没有和张睿轩计较,只是在这一层的展品全部转完之后,带着张睿轩来到了摆满了漆器的一层,开始给张睿轩一一讲解着工艺。

  “点螺现在不只是扬州做,BJ在做,山西也在做,所以还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

  整面墙那么大的地屏实在是太惹眼,张睿轩根本没注意唐姐姐在说什么,一个人儿开始四处乱逛,终于看见了个和自己一样与众不同的物件儿………

  “这瓷瓶儿为什么要摆在这漆器堆里边儿?是不是放错地儿了?”

  张睿轩听说过徽商文化里的“左瓶右镜”,但是并不清楚同样商业繁荣的扬州是否有着同样的说法儿,更是不认为这样儿的说法儿可能让博物馆里边儿把不同的文物混装。

  “哦,这个没有。”

  ①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苏绣(扬州刺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JS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30章 这不要白不要

  “你的意思是,这是漆器?”时至今日,张睿轩不得不承认这些手艺人是真的有本事在身上的。

  虽说自己本身就有点儿瞎摸虎眼吧,但是这瓶子,你不放在这儿,不专门儿拿出来说,谁能知道居然会是漆器制作而成的?

  看着博物馆唐姐姐自豪的目光,尽管不愿意打击人,张睿轩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但是这东西有什么用么?”

  “还是说,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存在?为了展现高超的技艺?”

  张睿轩不理解,这事儿就像是月饼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似的。你说早几十年大家什么都吃不起,现在谁吃不起这些东西?

  就拿这月饼而言吧,学校大一的时候儿一人发了三块儿月饼,张父张母的单位也分别发了一盒,再加上你送我、我送你,最后自己家买的转一圈儿又送回来的这种……一家人愣是吃到来年清明才勉强吃完。

  这个时候儿,你也别什么火腿月饼、鲜花月饼、青红丝儿、五仁儿了,更不用提什么千奇百怪的馅儿,多一口月饼都算是累赘,隔谁谁爱吃?

  “这种作品首先是有收藏价值的,它能够提供给我们的审美享受就是价值之一。”唐姐姐能够理解张睿轩的意思。

  曾几何时,在没有销量,技艺传承也后继无人的时候儿,唐姐姐不是没有怀疑过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现实意义——还是单纯的为了保存一种‘文化’而做的无用功?

  可是,天然大漆制作的器物经久不腐,还不会产生塑料对于人体和自然的伤害。尽管塑料可以以更低廉的成本达到相似的效果,但是细节之处见真章。

  唐姐姐把自己当年的纠结讲给了张睿轩听,后者似有所悟,但是依旧没有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回应:“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很多东西没用就应该没有。”

  “我们姑且就算没有节日的应酬,但依旧保存我们的假期……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很多人追寻的就是节日的相聚。”

  “我们舍得用五一假期、十一假期去出游,但是我们不会舍得让春节变成各奔东西。”唐姐姐说的话,不过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自然情真意切,“就像是我表妹。”

  “平时这里那里的玩,但是清明会回家和父母去祭祖,寒假无论如何也会提出几天来回一趟家,看看家里的老人……其实现在节日的价值确实是在变化的。”

  “嗯?”面前的地屏看上去雕刻的是清明上河图,亮眼的配色却和清明上河图一点儿无关,张睿轩皱着眉头在看,刚想问系统这真的能唤起谁的记忆么?耳边就不断传来唐姐姐的话。

  “我们现在回家容易了,想买月饼、汤圆、粽子、青团,也是随时随地能够买到。所以看起来节日不那么重要了,但是,节日背后我们真正保护的是精神和习俗。”

  “即便我们在节日里不过节了,但是这样的习俗和精神贯穿在我们每一天,才是这些节日成为‘非遗’的真正价值不是么?”

  唐姐姐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自己心中的‘非遗’。

  这让原本还以为会在前者口中听到陈词滥调,诸如什么这是‘文化’,不应该消失之类的话的张睿轩,突然对于丁萱当时的坚持有了理解。

  “好了,我和你念叨了太多,我们继续往下面看吧,下面有咱们扬州的雕版印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