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无线电二厂总工(2 / 2)

随后,他又好奇地问道,“小后生,你知道这家汤姆逊公司?”

“嗯,听说这家汤姆逊公司去年收购了美国通用电器GE公司的电视机相关消费电子业务,成为当下全球最大的电视机制造企业……”

陆雨的一番话不禁让眼镜男顿时刮目相看,“小后生,难道你也是从事电视机这一行业的?”

“那倒没有,只是平时比较关心罢了。”

尽管陆雨很谦虚,但眼镜男有一种第六感,眼前的这位年轻人绝对不简单。

随后俩人便天南地北地攀谈起来。

把边上的徐建国看得一愣又一愣的:小毛你一下岗工人,临时工门卫,什么时候懂这么多了?

交流之后,陆雨才知道眼前这位眼镜男名叫张曦,乃淝水市无线电二厂的总工。

淝水市无线电二厂最早于四年前开始引进了日国的JVC彩电生产线,购买JVC散件来生产,后来调整为更为先进的三洋公司生产线。

最近,淝水市无线电二厂计划和金陵714厂一起引进欧洲汤姆逊公司的更加先进的新式数字彩电。

当下所谓的数字彩电,指的是“控制系统”的数字化,而非“信号系统”的数字化。

陆雨前世在一家国际知名投资公司从事过家电行业分析,对这个行业非常了解。

交流起来,俩人便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中途停靠常州站时候,陆雨让徐建国下站买了几包花生米、一只烤鸡与两瓶汤沟大曲上来。

随后三人在火车上便边喝边聊。

酒酣耳热之际,半熏的张曦更是打开了话匣子。

他是个老实的读书人,没什么心机,一边吐着酒气,一边追忆起当年他一个沪市本地人为什么去淝水市工作的往事。

“1964年我从沪市工学院物理系毕业,那年全市的大学生不分配工作,全部下乡劳动。毕业后,我先分配到淝水市商业学校,后又到农村,一共在农村蹲了十年。这十年中,和贫下中农“三同”——同住、同吃、同劳动,却没有接触过一点点专业知识,人生的黄金时期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1974年,我被调到淝水市无线电二厂。到无线电二厂组织科报到时,我跟科长说:我要当工人。组织科科长很好奇:只有工人想办法要提干,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干部不当,要去做工人的。你到底是啥想法?”

这个时候,陆雨与徐建国也发出了好奇的疑问,“张工,你好好的干部身份为啥要放弃,想当个工人呢?”

张曦叹道,“说来话长,我为什么要当工人?现在想来当初也是自己太幼稚。因为那个时候家庭成分里面“红五类”吃香。我祖辈在上海滩以前是经商的,差点划为资本家。之前,我在简历表上填的是“职员”成分,怕影响后代。当时我想,做工人以后,子子孙孙就是“工人”成分了。再说,当时我对电视机技术一窍不通,分配到技术科哪能办?所以我还是从当工人开始,一步步学起来吧。”

“那时候,晶体管电视机刚刚出世,技术上还不过关,市面上的电视机都是电子管的。无线电二厂成立了“电视机组”,于是我被分配到了这个电视机组。开发的产品是学习沪市无线电四厂的4D4型黑白晶体管9寸电视机。后来我被分在伴音组,学习从领料、焊接到调试的全过程。”

“当时我对生产工艺一窍不通,不会焊接,看不懂元器件的型号,更不会用测试仪器。后来,靠着大学物理专业的底子,在生产实践跟着师傅一步一步学,理论靠自己钻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