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 / 2)

“现在85年券卖出挂牌价是104元。”

104元?

“太巨(贵)了!”

“前阵子人民广场黄牛那里卖价100元不到……”

周围人们听到后不禁开始议论纷纷。

因为根据之前1984年11月由政务院颁布的《国库券条例》,85年发行的国库券利率,单位购买的,年息定为5%;个人购买的,年息定为9%。条例规定国库券本金的偿还期定为五年,在发行后第六年一次性偿还本息。

但为解决决购券个人途中急需用款的问题,政务院还规定,个人购买的1985年国库券保存二年后可以向银行贴现。但单位购买的国库券,均不能办理贴现。

1985年6月颁布的《1985年国库券贴现办法》,1985年国库券的贴现率为月息12.93%。

但根据这个贴现办法,之前个人购买的国库券如果中途向银行贴现,基本是要亏钱的。

【财政部文件规定:当下各大国有银行对于国库券付现金额的计算公式为:银行付现金额=国库券到期本息之和-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国库券到期本息之和×贴现率×贴现期;

国库券到期本息之和=本金+本金×期限(年)×年息。】

【以当下如果个人持有1985年国库券100元为例,于1988年4月到银行贴现,贴现率为月息12.93‰,来计算银行付现金额。

(1985年国库券个人利率为9%,偿还期限定为5年)。

计算可分为三步骤:

第一步,计算85年国库券到期本息之和。

85年国库券本金为100元,利率为年息9%,偿还期为5年。所以:国库券到期本息之和=100+100×9%×5=145元

第二步,计算贴现利息。

85年国库券于1990年6月底到期,而持券人于是1988年4月到银行贴现。所以:贴现期=8个月(1988年)+12个月(1989年)+6个月(1990年)=26个月

贴现利息=145×12.93‰×26=48.75元

第三步,计算银行付现金额。

根据第一步与第二步计算结果得出:银行付现金额=145-48.75=96.25元。】

也就是说你如果在85年6月购买了单位摊派的国库券100元,持有期满2年以后,之前几天去银行贴现的话,只能拿到96.25元现金。

你持有了两年多的国库券,不仅利息没有拿到,反而要倒亏3.75元!

所以当沪市信托投资公司柜台小李开口说当下85年国库券挂牌卖价是104元的时候,周围人们纷纷嗤之以鼻,银行96.25元贴现收进来的国库券你们卖104元,未免也太黑心了吧?

其实,根据刚刚下发的沪市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交易工作实施方案规定:试点期间,允许上市转让的国库券,限于1985年和1986年向个人发行的国库券。其中金融机构贴现、抵押和单位持有罚没、退赔的个人国库券暂不上市。个人、保险公司、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经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基金会组织,可以到经营国库券转让业务的金融机构,自由买卖允许上市的国库券。买卖数额不限,但个人购买应予优先。

银行收来的贴现国库券是不允许上市交易转让的。

边上人们议论纷纷,说是信托公司卖出来的国库券太贵,陆雨闻言后却不禁大喜:这价格划算,便宜啊。

当下黑市交易的国库券虽然便宜,但是不安全,没有保障,特别交易金额大的,被抓到以后要“投机倒把罪”论处,要坐牢的。

这个“投机倒把罪”要到1997年才取消。法律的红线自己肯定不能去逾越。

而且在交易所或者银行等正规机构购买的国库券,金额在1000元以上的,发给国库券收据,可以记名,可以挂失。

买了安心。

“先生,你确定要买2万元85年国库券?”沪市信托投资公司柜台小李看着眼前两大捆10面值现金,再次与陆雨确认。

当下钞票面值最大10元,蓝黑色的百元大钞要今年5月份才开始发现。

“嗯,确认。”陆雨点点头。

“迪个小后生疯特了,介贵的国库券一买就是2万块,慢点后悔蛮死特了。”

“冲头,冲动是魔鬼啊!”

陆雨没有理会周围人的议论,一笑而过。

“先生,侬数数,一共是192张,总计金额是19968元。手续费按照千分之三计算,60元。”

很快,小李递给陆雨一叠192张百元面值的85国库券,和一张记名的国库券购买收据。

陆雨办理完购买国库券手续以后,已经九点半出头,金色的阳光掠过黄浦江,洒进了沪市证券交易市场一楼大厅。

此时,里面买卖国库券的人多了起来,渐渐变得闹猛。

“朋友,侬胆子可以哦,成为阿拉上海滩第一个吃大闸蟹的人。”

陆雨刚收起国库券与记名收据,就凑过来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微胖,寸头短发。

他其实比陆雨还要早来,只是下不了决心,一直在柜台边上观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