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当下的世界(1 / 2)

位于海棠国东南的国际大都市--淞沪,某高档小区内。

ST(意法半导体)海棠国分公司副总裁、实际业务负责人--张浩东,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在妻子的连连抱怨声中总算爬上了床。

“快11点了还不睡觉。”张浩东老婆邹雯埋怨道。

“千头万绪,没法子呀。”张浩东摘下眼镜,捏着鼻翼两侧,按摩自己干涩的双眼。

“你不能招人吗,不用给老外省钱。”

“要是有那么多钱能用来砸,哪还轮得到我上任。”

张浩东,今年45岁,名校毕业,趁着上个世纪的出国潮留学海外,随后在海外工作定居,常年任职于海外各大半导体公司。从研发工程师做起,在技术岗位浸淫多年。

之后由于海棠国经济崛起,其凭借海棠国人身份带来的这一先天优势,主动从技术岗转战业务岗,常年从事与海棠国的半导体贸易往来。

最近刚刚升职,担任ST海棠国分公司副总裁,负责ST公司在海棠国的新产品推广工作。

滴滴~~,一阵手机提示音响起。

张浩东瞄到床头柜上的手机显示邮件提醒。那是今年新出的NokyaN95,眼下最先进的手机,可以收发邮件。甚至还支持3G网络,不过眼下的海棠国3G还未商用。

张浩东无奈拿起手机,这是一封公司内部沟通邮件。他只好重新戴上眼镜,花了几分钟草草回复了下。

“哎,看你这么累。你说,咱们回国这步棋是不是错了。”邹雯嘀咕道。

张浩东已经回复完了邮件,“不会错的,我之前就和你说过,花旗国如今虽然看着仍旧如日中天,可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形势已经变了。再说,我早就想回国了。我两爸妈都在国内,我当初要不是学的专业在国内找不到工作,也不会在海外漂这么些年。”

张浩东学的是先进半导体制造相关专业,他毕业那会儿是80年代末,海棠国内几乎没有这类专业可以发挥的空间。

“你是说花旗国会因为这次的次贷危机开始衰落?”邹雯反问道。

此时的世界正因为花旗国的次贷危机而风雨飘摇,大半个世界的金融市场因此而动荡不安。

但张浩东摇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次贷危机不会让花旗国完蛋的。根本问题不在这,而是我之前和你说过的--产业空心化。”

“我在半导体行业呆了快20年,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再到业务销售,各种岗位都干过了。这些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花旗国内的客户越来越少,大量的芯片都被卖往世界各地。”

“而芯片是一切信息化的大脑,那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张浩东自问自答,“说明依靠芯片的那些个制造业急剧外流,在流往世界其它国家。背后的原因是花旗国的‘避实向虚’。从依靠实体经济转向依靠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

“毕竟实体经济挣钱又慢又累,哪有金融产业收割来又快又爽。”

“夫人,你也是名校毕业。制造业外流的后果,尤其是中高端制造业外流,而且是整个产业链规模的外流,会造成什么后果。不用我多说了吧。”

邹雯皱眉想了会儿,“道理我也懂,可是眼前的世界变化也不大呀。”

“底层原理决定一切,我们理工科人信奉科学。看吧,花旗国没有了中高端制造业支撑起的庞大中产阶层,全球化带来的果实又被上层小部分人攥在手里。贫富差距急剧加大,帝国下行的路上又被踩了一脚油门,好戏有的看喽。”

“别说这些有头没尾的,还是先关心关心我们自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