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毛邦初的心颤42(1 / 2)

遂宁机场,航站楼作指挥战室。

航空委员会副主任兼军令厅厅长,空军第一路司令毛邦初,驱逐组组长朱嘉勋,三处处长徐焕生,空军王牌驱逐机4大队大队长郑少愚,新任驱逐机3大队大队长刘志汉和副大队长罗英德,——

此时,已经是下午六点五十分,夕阳西斜着慢慢坠到群山之中,只有天空中明亮的蔚蓝色显示在高空中依然能够看到太阳。

此时在航站楼指挥室里面,可能是因为阳光离开,然而又不到发电机开机,亮灯的时候,宽阔幽暗的指挥室里面,浮动着凝重阴郁的气氛,压抑得所有人都几乎喘不过气。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临时驱逐机中队,是下午三点三十降落兰州七星墩机场,四点三十升空离开。

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他们已经滞空两个小时二十分钟。

伊-165型驱逐机的正常巡航速度都是大于285千米/小时,考虑到这群飞行员这么急着赶回来,速度应该大于300。

从兰州七星墩机场到遂宁机场的直线距离是将近600千米,这两个小时二十分钟,就是保持着285的速度,也应该在十五分钟之前出现在机场上空。

而且16型的理论航程是810千米,一般情况下安全航程是650千米,就是285的速度,这时候理论上也飞了665千米,已经超出了飞行燃油安全线!

从37年底开始的接机,这三年以来,没少有过战机折损的情况,有一次甚至苏军一个伊-16型飞行中队都石沉大海消失的无影无踪。

“郭成松该杀!”

毛邦初感到浑身都在发晕,血压一股子一股子的直往上冲。

‘迷航!’

这个词只是想想,就能让他胆裂。

璧山空战,驱逐机3,4大队,完全战损了13架驱逐机,损伤11架,这11架到现在只有6架可以升空,其余5架只能拆零件使用。

加上之前在机场维修的3架,1架执行任务从蓉城返回的战机。

到现在整个驱逐机3,4大队,只有20架战机。

6个驱逐机飞行中队,等于是打没了4个。

而当天参战的34名飞行员,战死10人,重伤3人,6人轻伤然而需要养伤,最快也得两三个月才能重返战场。

可以说在眼下,整个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迫切需要这9架战机。

也同样迫切的需要这9名,从春城航校第十期驱逐科63名毕业生里面,挑选出来的精英。

正是因为如此,在郭成松给他来电,言说这9名飞行员已经可以驾机返回遂宁机场,只是没有领队飞行员,不过在下一段时间天气更加恶劣,这时候天气良好,完全可以严格的参照着大地上面的参照物返回遂宁。

从37年底,国内为了接机,从头屯河到兰州,再到咸阳,汉中,雾都,蓉城,做了大量的沿途参照物标注,而且在很多地方采取插旗指示,可以说只要天气良好,迷航的可能性已经很低。

然而最怕的就是雨雪,沙尘暴天气。

航委这边此时太需要这9架驱逐机,而毛邦初每次日寇空袭以后,都要被老头子叫过去骂得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找不到北。

所以在得到了郭成松的电报以后,没做考虑的就回电同意,只想用这9架驱逐机涨一点脸子,别被喷了一脸的吐沫星子那么的惨。

到了现在他却真是害怕了,因此根本就不承认他之前发过的同意电报,要拉郭成松当替死鬼。

航站塔楼众人沉默,这是很明显的事情,没有毛邦初的命令,郭成松怎么敢私自下令让这9名新手驱逐机飞行员几千里驾机回来。

不过现在他们哪里还有心情想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而是在为这9架还没有出现在北面的天空中的驱逐机和那机上的9名飞行员祈祷。

‘一定要安全到达,赶快出现啊!’

“这天都要黑了,是不是在机场点燃火堆,给机群锚定机场位置?”

郑少愚这时候也是心里压力极大,都觉得自己快喘不过气来了,向毛邦初提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