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飞机比命要贵(1 / 2)

途径江津县城的时候,在江上巡逻的宪兵用探照灯照射示意停船,阻止客船继续东行。

说这几天日机连续轰炸雾都,投掷了大量燃烧弹,这时候船过去无论是在江面还是大量船只堆集到码头,遇到日寇的轰炸机都是无处可逃的活靶子。

要么就此下船步行到雾都,要么等到晚上天黑前三个小时启航,然后在明天清晨船只离开雾都,就可以避开日寇的轰炸。

从39年秋《苏日停战协定》开始,来自北面的最大援助就开始渐渐的减流关闸,再加上南边和港岛接壤的华南又被日军占领了大片土地,此时所有需要进口的物资基本上只能走和东南亚边境接壤区域,运输成本非常高昂。

这艘客轮是长江运输公司的木壳蒙薄铁皮柴油发动机船,马力巨大,炸沉一艘国内就少了一艘,很难再重新弥补。

而且一旦中了日军的燃烧弹,基本上都是连船带人烧为灰烬。

当时还是早晨五点不到,东面的天空才露出一点鱼肚白的晨曦,作为热血澎湃的想要早一点到达雾都接受分配,恨不得今天就能得到分配到战斗机编队的指令,明天就能驾驶战斗机在天空痛击日寇的春城航空学校驱逐机科毕业的空军小伙子们,自然不愿意在江津傻等到天黑。

那样明天才能知道自己的分配,今天晚上也绝对都是一夜睡不着,那难道等到明天一个个顶着通红的熊猫眼去见长官?

万一留下不好的印象,不让上机,那才是后悔的能吐血!

他们只要先到璧山,就能乘坐军车到五十里外的雾都,而从江津北岸码头到璧山县城,也不过区区六十余里平坦大路,大踏步走过去,甚至不需要急行军,中午就能走到璧山县城,下午就能抵达雾都航委接受分配。

听到这群空军小伙子这么说,同船的十几名医生和护士也都心动了,尤其是听到江上巡逻的宪兵说这几天日寇频繁轰炸雾都,人民死伤惨重,都恨不得长上翅膀现在就飞到雾都救死扶伤。

于是留下来几个身体娇弱如风摆柳,不耐长途跋涉的女护士在船上,乘船去雾都,同时也是照看随行带着的药材和医疗器械。

他们这次来渝之所以乘船,就是为了能够一路沿途收集沿江城市医院的药材和医疗器材支援雾都抗战,不然也不会绕这么一大圈子走水路。

其余的医生和护士十几人,都是轻装上阵的和空军小伙子们一起到长江北岸码头上岸。

之所以轻装上阵,就是想跟上速度,早一点到雾都参与救死扶伤。

不过叶浩然这六十三人(六十一名学员,两名带队军官),都是一路靠腿大踏步行军奔赴璧山县城,这十几个医生和护士则是雇了码头的驴车牛车一路随同。

众人一路不停,到了璧山县城还不到中午十一点半,于是决定先解散各自买东西充饥,带队的那两名空军军官则是去璧山公署联系车辆,要求全体学员下午一点在璧山公署门口集合。

叶浩然当然是和赖鼎文,温俭,这两个平日最要好的兄弟一起行动。

不过他俩要吃担担面,叶浩然选择去吃隔着不远的另外一家的酸辣粉。

叶浩然买了一碗酸辣粉,用不值钱的大号竹筒装着,就去找在前面馆子里吃担担面的赖鼎文和温俭。

结果尖利刺耳的防空警报突然拉响,一群正在叶浩然后边不远安稳过街的水牛群被惊扰,突然发狂奔逐,叶浩然躲避不急,被一头水牛用牛角顶破了军装,挂在牛头上面一路狂奔。

不但受了伤摔晕死过去,就连帽子都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

之后牛群老板解释说这群水牛上个月在雾都城郊吃草,防空警报响了以后一颗炸弹落在附近炸死了两头牛,这次又听到防空警报吓到了。

对此叶浩然和赖鼎文,温俭都不好多说什么,更没脸让这个老板赔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