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老刘,你糊涂啊69(1 / 2)

机群高速掠过风陵渡以后,开始沿着渭河朝着西向咸阳飞去。

而卫立煌的质问电文,由身边的文书飞快起草电稿给卫立煌过目点头,传令兵拿着一路小跑的跑到官署无线电收发室。

只是之前的防空警报,闹得官署里面一片纷杂,回来的厨子不得不生火热饭菜,还要给卫立煌这样的大官重新做饭,所以收发室的门上着锁,都到食堂里面等饭去了。

气得传令兵直骂酿,到现在他的肚子也是饿着,谁管过他饿不饿一点?

觉得反正这也不是多紧要的电报,还是趁机去吃饭算了。

于是这份电报开始出现了‘中国式延时’。

中条山坐落在晋南,南临黄河,整体为东北西南走向,横广170公里,与太行、吕梁、太岳三山构成掎角之势。抗战爆发后,虽然国军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但由于有中条山在手,中国军队依然可以据此坚守。

给郑州,洛阳、潼关形成屏障,而且可以威胁着日军不敢轻易的从永济轻装西渡黄河攻击威胁渭南,咸阳,进而南下汉中,兵指雾都。

也避免了日军渡过黄河,绕开黄泛区,攻击郑州,许昌,占领整个中原,把华北日军和华中日军连成一体。

可以说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在中条山,整整驻守了超过二十万中国军队,被称为‘东方马奇诺防线’。

而实际上随着近两年半时间的中条山攻防战,日军陆军发现想要打穿歼灭这些盘踞在深山老林里面的军队也并非易事,而且在去年的诺门罕战役结束以后,南下论逐渐占领上风,对西攻击的强度就开始了降低,以稳固占领区和引诱叛变为主。

晋地这边的日军就和高层诱惑汪精卫一样,开始尝试着诱惑阎锡山。

虽然这一年以来,小规模的作战每天都在进行,日寇的轰炸也是家常便饭,不过大规模的旅团级的作战已经很少见。

外部压力小了,内部就开始出纷争了。

在老蒋的示意下,国军不断的挑衅和制造摩擦,攻击游击队和八路军。

于是游击队和八路军在打击日寇的时候,还得防备被国军从背后出刀子。

而这二十万国军,也开始对整个中条山区进行横征暴剑,强征大量民夫修筑工事,甚至一些国军军官勾结日寇做走私生意,或是化妆成土匪打家劫舍,或者像曾万钟这样把持渡口,日进斗金。

大量日寇的谍子活跃在整个区域,把国军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可以说整个中条山区里的二十万国军,在外部压力小了以后,有很多都在迅速的腐化,战斗力呈直线下降。

就在今天的两个多月以后,东条英机和杉山元在迅速解决对华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提出‘不要单纯考虑南方,要确立以中国和北方问题为主的方针’。

决定发动中条山战役。

41年5月7号,日军出动了近10万兵力,分四路突袭,只用了短短20天就把中条山战区打穿,20万国军溃败如山倒,被俘3.5万人,战死4.2万人。

有了这场战役垫底,日军才真正放手谋划偷袭珍珠港。

“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