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279(1 / 2)

  这块砚屏石,我还有一块,一直私藏着没有拿出来罢了。”

   “说起这块砚屏石,我得来并不容易,一早就听说虢山有这样一块砚石,

   几次派人去找寻,卖家都狮子大开口,直说想要得到这块砚石的人是数不胜数。”

   “后来几经波折,我这才买下这块砚屏石。”

   说到这里,他是自嘲一笑:“可有一年我机缘巧合去虢山一趟,发现这等砚屏石虽不说随处可见,却也不是千金难求,我私藏的那块砚屏石才花了六十贯而已,只有我书房那块砚屏石的十分之一,你可知道其中缘由?”

   苏辙点了点头:“想必是您书房那块‘月石砚屏’名声在外吧。”

   他隐约猜到了欧阳修话中的意思。

   一块砚石尚是如此,更别说一个人,名头越响,在朝中,乃至在汴京的话语权就越重,旁人越是敬重他,别说有朝一日想救苏轼简单许多,甚至有些人看在他的面子上,想要对苏轼下手时也会掂量几分。

   这就是所谓的不看僧面看佛面。

   聪明人与聪明人说话,是点到为止即可,不用说的太明白。

   欧阳修笑道:“如今我也算得上你的恩师,我的话你总该听上几句的,今年会试,我只望你莫要藏拙,全力以赴。”

   “至于你想的韬光养晦,不引人注意,若来日子瞻真遇事,不是还有我在吗?我若能帮,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苏辙自知道这话有千斤万斤重,连忙道:“多谢欧阳大人。”

   欧阳修原还要再叮嘱他几句,谁知就有仆从前来相请,说是有宾客来访。

   欧阳修这才起身离开,他没走几步,身后的仆从不解道:“……这些年大人的门生不计其数,小的甚少见大人这般偏爱过谁。”

   欧阳修淡笑道:“不过是见这孩子格外懂事聪明罢了。”

   “他们兄弟两人感情极深,我想,若有朝一日子瞻知晓他弟弟一直为他藏拙,怕是心里也会难受的,况且,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苏辙却是听君一席话受益良多。

   回去之后他便是愈发奋发苦读起来。

   到了桃花杏花开时,就到了会试这一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