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256(1 / 2)

   苏轼怎么都没想到苏辙竟说出这等话来,一时间很是伤心。

   苏辙笑着将今日整件事的始末都道了出来,听的苏轼是心神荡漾,连连称好,只恨自己当时不在场,更挠挠头道:“八郎,好像你说的没错,若是我在场,肯定会笑出声的。”

   “不过佛祖身边的仙童,这话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哈哈哈……”

   他是笑的不行:“当时你又是怎么能强撑着不笑的?”

   他的眼神又落在元宝面上,道:“还有元宝你,你居然也能做到不笑?”

   元宝有些难为情:“我当时也想笑,可知道若是笑出声这件事就完了,当时我和少爷说话时,我可是都狠狠掐着自己的掌心,就怕露馅。”

   苏轼不得不承认,就连跳脱的元宝跟在苏辙身边几年都沉稳了不少,他摸着鼻子道:“八郎,这法子真是好,只是万一王河村的百姓还是不肯搬走怎么办……”

   “不会的。”苏辙甚少有这般笃定的时候,是胸有成竹一笑:“只怕如今王河村的百姓正对着那石块大打出手,很快他们手中的‘金子’就变成石块,一个个是吓得不行,大多数人都巴不得早些搬离。”

   “当然,也不乏那些要钱不要命的心存侥幸,比如,王村长。”

   “我猜他很快就会前来益州打听我的来历……”

   接下来的事则就简单了许多。

   王老头打听来打听去只会打听到张方平最近多了二位客人,还是在山上落石那一日前来的益州府衙,至于他们从哪儿来,到底是何人,又要到哪儿去,别说王老头打听不出来,甚至连益州府衙知道的就没几人。

   府衙中不乏有官差见苏辙父子二人出手阔绰对他们身份好奇的,前来与蒲叔打听一二。

   可向来擅长言谈的蒲叔却是一个字都没说。

   因为张方平交代过的,苏涣为官一向清正廉明,朝中又最忌讳官官相护之事,为保苏辙兄弟两人日后不落人话柄,苏辙父子二人身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