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201(1 / 2)

   苏辙扫了苏轼一眼,正色道:“六哥,我再给你买十包糖霜玉蜂儿好不还?”

   苏轼没好气道:“你会这样好?”

   “你这人小气扒拉的,才不会给我买那么多糖霜玉蜂儿了!”

   苏辙嘴角含笑:“你既知道,为何还要问我要糖霜玉蜂儿?”

   顿了顿,他才道:“今日我出来是想看看能有什么赚钱的营生做,如今家中纱縠行生意虽不错,家中日子虽好过了不少,可来日若是我们两人一同去汴京成家立业,家中这点银钱还是不够的。”

   “所以我也想略尽绵薄之力,多赚些银钱。”

   苏轼听闻这话,一时间连肉夹馍都忘了啃,头点的如小鸡啄米一般:“八郎,咱们兄弟两人真的是心有灵犀。”

   “我早就这样想过啦!”

   纵然苏家日子好过不少,但在银钱方面,程氏对三个孩子还是一如往常,根本不给他们什么零花钱。

   可怜苏轼每年的压岁钱都被苏辙哄走了,他赚钱的欲望可比苏辙强多了!

   一想到自己马上会有多多的钱,苏轼高兴的是眼冒精光:“可是咱们还小,能怎么赚钱?”

   自胎穿之后,苏辙时不时就会思考这个问题,还是很认真的那种。

   后来倒真的叫他想到一个生财之道。

   那就是开酒楼。

   两宋百姓能吃,好吃,懂吃,且舍得在吃食上花钱。

   只是开酒楼所需银钱不少,他手上虽有自己与苏轼的压岁钱,但这点钱早就在苏轼一日又一日的好吃中花的差不多,如今他手上也就剩下十八文钱。

   看如今苏轼啃肉夹馍的架势,苏辙只觉得自己最后的十八文钱都保不住。

   所以苏辙就想到了在酒楼入干股,上辈子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各种美食的做法不说知道千种也有百余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