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133(1 / 2)

  苏家未开纱縠行之前日子艰难,却也是吃穿不愁,家中有奴仆在的,从小到大他觉得最难受的事儿便是在程家遭人奚落。

   如今北宋虽国泰明安,却也是有许多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想要读书更是奢望。

   苏辙与苏轼兄弟俩人虽隐约知道陈太初家境不好,但看着他衣裳上一身补丁,手都冻紫,却还是有些意外。

   北极院昨日傍晚才放假,今儿一大早陈太初就来了书行,可见是等着银钱过年。

   一旁的厮儿瞧见这两个小娃娃很有意思,便与他们多话了几句:“你们认识他?”

   “他一手字儿倒是写的不错,以后定大有出息,可惜啊,却受家中拖累……?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苏辙听他说来,这才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陈太初的父亲早亡,家中只有一个寡母在。

   可惜他那寡母身子不好,特别是这一两年时常生病,从前原本能靠着纺纱赚几个子儿的,如今只能日夜卧床养病。

   虽说张易简道长已免去了他的学费,但他还有寡母要养,只能私下抄书维持寡母的吃穿用度。

   听到最后,苏辙与苏轼都沉默了。

   偏偏不远处的书商还在与陈太初讨价还价,皱着眉头道:“……你字儿的确是写得好,可如今马上过年了,不知道多少读书人等着钱过年,这抄书的价自然就贱了。”

   “这米面肉菜都能有涨有跌,难不成给你们的工钱只能涨不能跌?天底下可没这样的道理!”

   说着,他更是不耐烦挥挥手,没好气道:“你若是嫌钱少,那你抄的书我就不要了!”

   “你拿回去吧!”

   陈太初清俊的面上顿时涨的通红通红,低声道:“好,三百文就三百文吧,那……我想问问,这年后抄书的工价还会涨吗?”

   “您也知道,我娘还等着这钱抓药吃了!”

   那书商嗑着瓜子道:“你问我,我问谁?我如何知道?”

   “年后的事年后再说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