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59(1 / 2)

   苏轼嘴里塞满了板栗,原本脸上笑眯眯的,可一听这话是脸色一变:“这怎么能行?”

   “我以为那银子是我们捡来的,所以才花完的。”

   “要是是我自己的钱,我肯定会省着花的。”

   如今杂货店里有小罐子装的糖霜玉蜂儿,我打算加上今年的压岁钱一起,去买两罐子回来慢慢吃了……

   说着,他看了眼苏辙,想了又想,才道:“大不了糖霜玉蜂儿买回来以后,我分你吃几个好了。”

   苏辙压根没想到从他手上拿回压岁钱。

   他采取的是声东击西的办法。

   这不,他一说要找苏轼要压岁钱,苏轼就顾不上同他算账了吧?

   但他还是忍不住道:“六哥是个小气鬼。”

   兄弟两人是你一言我一语的,热闹极了。

   过了年,苏元娘的亲事就定了下来。

   因苏元娘与罗二郎年纪都不算小,罗家有心早日娶妻,合过八字,换过庚帖后,两人的亲事就定在后年三月十五。

   苏辙这才知道,这亲事定的还算仓促的,在北宋许多人热衷于结娃娃亲,一来是姑娘愁嫁,早点将亲事定下,二来是嫁娶一事也看两家长辈,双方父母德行好,模样好,大家就觉得教出来的孩子差不了……还有一方面则是给女方准备嫁妆的时间。

   这世道姑娘的嫁妆颇为丰厚,从绫罗绸缎,家具瓷器,到首饰字画,甚至连锅碗瓢盆都准备上了,无宜向夫家宣告——我们家女孩吃穿用度花的都是娘家的银子,你们一定要对她好。

   甚至连小小年纪的苏八娘都已准备了不少嫁妆。

   程氏每年还在往她的嫁妆中添东西。

   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个是百无聊赖,最喜欢一人抓一把南瓜子坐在碳盆旁边朝里头扔南瓜子壳,看谁的瓜子壳儿烧起来的火大。

   苏轼比苏辙大上三岁,又不像苏辙养在苏老太爷身边,知道的事情比苏辙多得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