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离开岭南,才知道岭南的好啊(2 / 2)

这个逆子……

又走了好几天,他们终于回到了长安。

一路颠簸,李世民也感到疲惫不堪,在皇宫内休息了一天之后,方才回到御书房开始处理政务。

长孙无忌早已等在御书房,等着皇上回来。

作为当朝皇上的小舅子,大唐一代名臣,长孙无忌也是一位奇才。

可以说,李世民治理天下,很多方面都得益于他的助力。

一见到李世民,长孙无忌立刻拜倒:

“皇上您终于回来了,最近北方颇不安稳,匈奴兵马屡屡犯边,微臣正等着皇上处理呢!”

李世民听了,不禁想起了李谙的话。

他想了想后,道:

“对匈奴朕已经有了好的方略,回头实施之后,就能够永远消除这个心腹大患!”

看着他胸有成竹的样子,长孙无忌不禁一愣。

没想到皇上这么快就想好了对付匈奴的办法了?

不过,既然皇上已经有了永绝后患的好法子,那就先把匈奴犯边的事情放在一边好了。

“皇上,河洛连日大旱,黄河几乎断流,百姓嗷嗷待哺,微臣和朝中大臣商议了赈灾事项,正等皇上决断呢!”

李世民皱了皱眉:

“这种事情何须等我回来,该赈灾赈灾,该拨款拨款,该抚慰灾民就去做好了!”

长孙无忌犹豫了一下,道:

“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黄河几乎断流时,有人在河底挖出一块石碑,上面写道什么莫道石人一只眼,跳动黄河天下反……”

“什么!”

李世民瞬间额头青筋暴跳,腾地一下站起身来。

“皇上息怒!“

长孙无忌赶紧说道:

“以微臣看来,这不过是那些前朝余孽和三十六路烽火余党在那里趁着河洛大旱,百姓苦不堪言的时候,在挑动愚昧百姓想要生乱而已!”

“微臣已经派人暗访探查,一旦查出始作俑者,定当言行逼供,杀之以绝后患!”

听到这儿,李世民忽然好像想到了什么,不自禁的摇了摇头:

“这不过是下策!”

下策?

长孙无忌不禁一愣。

难道……

皇上有更好的办法?

李世民笑了笑,道:

“那些百姓之所以会被蛊惑,都是因为不知道朝廷政令,只要我们办一张报纸,作为朝廷喉舌,让所有政令都能为百姓所知,让他们知道朝廷是忧心百姓,一心为民的,他们自然不会轻易被贼人蛊惑了!”

听到这儿,长孙无忌似乎明白了点:

“可是,朝廷的邸报一直都有啊,那些百姓识字的又不多……”

李世民摇了摇头:

“朝廷邸报只是官吏彼此传阅的东西,远不能为每一个百姓能够看到,而且文字艰深难懂,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个百姓都能买到看到的报纸!“

“你想一下,一份报纸中不但有天下大事,朝廷政令,还有各种民间趣闻,茶余笑话,以及农桑技能,饲养牲畜的学问,百姓会不爱看吗?”

“就算他们识字的不多,但只要有一部分识字的读给他们听,他们就会了解到其中的好处!”

“而朕也可借此将朝廷主张与朕的意志灌输其中,让老百姓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扩大朝廷的影响力!”

听到这儿,长孙无忌不禁愣住了。

听起来,皇上的办法甚是绝妙。

但……

真的有这样一份报纸吗?

而皇上又是从何处想来的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