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求追读!(2 / 2)

李谙笑道: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如果我直接说出上策,没有下策的衬托,你们又怎么能感受到上策的美妙呢?”

他说的如此有道理,李世民竟感觉无言以对。

李世民再度深吸了一口气,决定不再看李谙那张还算俊美的脸。

窗外,蓝天白云,鸟语花香。

李世民好像又想起那夕阳下的奔跑,那是他早已逝去的青春……

呼……

心情好多了!

然后,他转回头:

“王爷请说,愿闻其详。”

“不知两位在岭南可曾看过我们这里的报纸?”

李世民和尉迟恭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已经看过了,这个岭南快报颇为奇妙!”

李谙笑道:

“你们从报纸里看到了什么?”

李世民和尉迟恭一怔。

“这个……报纸里内容十分广泛,从天下大事,到王府政令,再到岭南趣闻,乃至于茶余笑料,农桑知识,都汇聚其中……”

李谙摇了摇头:

“看来,你们只看到了表面而已!”

表面?

李世民和尉迟恭又双叒叕的一愣。

那么……

这报纸的内核又是什么呢?

“告诉你们,这报纸内容看似庞杂,实则为本王喉舌!”

“它将各种大事新闻以及趣闻常识汇聚其中,里面则可掺杂本王之意志,百姓看报纸的同时,也会无声无息的被潜移默化,让他们无形之中受到本王的影响,同意本王的政令和观点,并扩大本王的影响力!”

“本王初到岭南时,这里的百姓根本不知道本王是个什么样的人,还以为本王也如同其他的贪官污吏一样,只会一味盘剥百姓!”

“甚至还有居住在深山中的百姓,根本不知道早已改朝换代,还以为自己仍在大隋治下!”

“但自从本王开办报纸以来,百姓不但可以从报纸上知道本王发出的每一项政令,还从此了解了本王的各项施政方略。”

“本王还在报纸上介绍各种农桑技巧,让那些身在山中的百姓也能借此改善作物,增加粮食产出。”

“虽然岭南百姓识字的不多,但只要有一个识字的就可读给大家听,然后一传十十传百,起到扩散舆论的作用!”

“现在岭南百姓,无一人不知道本王,也无一人不对大唐感恩戴德!再无一人思念前朝,更不会有一人因为受到冤屈或者生活困顿而去山上做贼!“

“这都是报纸的作用!”

听到这儿,李世民和尉迟恭都不禁大为震撼。

刚刚看到岭南快报时,他们还只是觉得有趣。

但经过李谙的一番解说,他们才知道报纸的作用竟然这么大!

绝了!

李世民再次看向李谙时,眼中又变得充满欣赏:

“此法甚妙,却不知你是如何想到的!”

李谙仰头一声狂笑:

“哈哈,我是谁,我可是大唐的皇子,李家的传人,想我父皇太宗皇帝……呸呸呸!我父皇文韬武略天下无双,我这个儿子既然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自然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说到半截,他忽然意识到不对,赶紧改口。

太宗可是李世民死后,后世给的谥号啊!

好嘛,

如今老子还没死,儿子却已经将谥号都想好了。

这就是大逆不道啊!

李世民听了,一张脸也是黑的好像锅底。

但李谙接下去的话,却又让他隐约有些飘飘然。

文韬武略,天下无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还算这逆子会说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