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得手(1 / 2)

在经过初步的提纯之后,李上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过滤器。先把木炭磨成极其微细的木炭粉,放在最下层,然后上面铺上细沙,最上方铺上粗砂。把第一步得到的浓盐水,通过过滤器过滤,就得到了无固体杂质的纯净浓盐水。

然后李上原又架起大锅,把纯净的浓盐水倒进大锅,开始熬煮。等到盐分刚刚开始析出的时候,把一部分的浓盐水取出来备用,剩余的全部烧干。这时候的盐分,已经去除了大部分的杂质离子。

接下来把这些盐分倒进陶罐里,把之前备用的浓盐水取出来加热,加热道临近沸腾,在倒入刚刚放入盐分的陶罐,不断搅拌洗涤,然后在倒在若干层棉布上。棉布上面剩下的,就是几乎没有杂质离子的细盐。这些细盐晶莹剔透,犹如冰晶一般。

李上原把棉布上的细盐,沾了几粒放入口中,一股浓浓的咸味扩散开来,并且没有一点儿异味。李上原兴奋的蹦了起来,终于成功了。最后称量了一下,损耗还算可以,一百斤的粗盐得到了二十斤细盐,五斤粗盐可以得到一斤细盐。

一斤的粗盐官价是800文,如果按照这个价格来算,自己这一斤细盐的成本就是4000文钱四两银子,如果在加上其他材料的话大约五两银子。这还是按照购买官盐作为成本来算的,按照购买梁家私盐的成本来算就可以打五折一斤细盐二两多银子。

而路管家之前说,梁家上好的私盐是二十两一斤,自己的这个方法生产出来的细盐利润空间巨大。李上原经过这一夜多的忙碌,累的实在不行了,怀抱着细盐罐子沉沉的睡了过去,在一睁眼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

随便扒拉了几口饭,李上原就出门去找吴星云了。李上原知道自己要去找梁家商谈合作的话,风险极大。自己一个两眼一抹黑的外来户,除了粗盐提纯的技术,可以说一无所有,面对强大的梁家一点主动权都没有。

而吴星云就不同了,他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势力,在加上自己的粗盐提纯技术,就可以平等的和梁家谈判了。

李上原想好了,这次谈判自己一定要拿到固体丹,固体丹对梁家已经没有用了,梁家大概率会同意自己买下来,在给予吴星云五千两银子作为帮助谈判的回报。

以后在涿县以外的地方,设置一个秘密据点,每隔一段时间提纯一批食盐,交给吴星云与梁家交易,所得利润自己和吴星云五五分。

这样一来自己就和吴星云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利益联合体,以后做起事情来更方便一些。找到吴星云,李上原把这事跟吴星云诉说了一遍,吴星云喜笑颜开,心道自己果然捡到了宝。

李上原背后的高人虽然还没见到,但这细盐的生意对自己来说可谓是无本万利,自己只是经个手,就能获得一半的利润,急忙答应下来。

李上原叮嘱吴星云谈判的时候只说云山典当行,不要提起自己。吴星云内心一阵感慨,这李上原看起来年龄不大倒是一个极其缜密的人,和这种人合作靠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