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488(1 / 2)

  越讲越觉得他有讲故事的天赋,决定明天让宫人放脚的时候由他来做思想工作,一定能让那些宫人痛哭流涕后悔莫及以后再也不敢裹小脚。

   至于民间那些裹小脚的,还得找苏小郎帮忙才行。

   小郎会写话本子,让说书先生来帮忙替他们来对那些裹足的女子说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出半个月京城裹脚的女子就能减少一大半。

   只要小郎的话本子写的好。

   等会儿,他是不是忘了问小郎写过什么话本子?和那些说书先生有过合作?写出来的戏在哪个勾栏瓦舍表演过?

   不行,改天有空还得去问问,他们要保证话本子上的内容足够有趣儿才行。

   全是说教的话百姓不爱听,可能一出戏没讲完底下的听众就跑光了。

   想听说教可以去学堂,勾栏瓦舍是玩乐的地方,没人想在戏园子里听老夫子讲课。

   苏小郎还不知道赵大郎已经帮他想好了下一个故事要写什么,等啊等啊等终于等到家里人回来,看到爹娘和姐姐后激动的眼泪都快要掉下来。

   咳咳,夸张手法,倒也没有真的掉眼泪。

   小小苏委屈巴巴的凑到爹娘跟前,感觉出去这些天他人都饿瘦了。

   在中牟县是忙的没空好好吃饭,在祥符县是恶心的吃不下饭,这几天在外面的经历简直比他来京城一年都、额、好像也比不过京城。

   天呐,他这跌宕起伏的人生是正常的吗?

   要不是他家正好在开封府旁边,他

   都要以为他是主角了。

   身为被包大人的主角光环波及到的周边邻居,他真是与有荣焉。

   苏洵让儿子叨叨的脑壳疼,虽然他看不出这小子出门一趟哪儿瘦了,但是既然说了那就先吃饭,免得臭小子以后说他这个当爹的不让儿子吃饱。

   臭小子自己不会胡说八道,架不住他的表现会让人产生误解,十几年来他不知道在这上面吃了多少亏,吃一堑长一智,臭小子别想再坑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