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332(1 / 2)

  会继续打。

   辽国只是威胁要开战,并没有真正打进来过,他们要的是更多的银钱丝绢,如果大宋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两国完全可以延续自真宗澶渊之盟后的太平。

   朝中主和主战怎么吵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官家的态度。

   只要官家拿定主意,就算和朝中群臣的态度背道而驰也是官家说了算。

   官家在干什么?官家在给过几日的皇宫大爆炸做最后的检查。

   皇宫在京城的最中央,周围一圈住的都是皇亲国戚,炸皇宫不能误伤到周围的房宅,所以最外层的宫墙得留到最后人力推倒,不能和里面的宫室一起用炸药和火炮轰炸。

   涂墙的铅汞丹砂有毒,那些涂料在墙上待了上百年,炸开之后不知道会不会更毒,还得引来河水防止毒气扩散到外面。

   幸好金水河穿皇宫而过,直接从金水河引水不算费事。

   皇宫东南西北四座正门,东华门、宣德门、西华门、拱辰门外都有供八辆马车同时通行的宽敞街道,四四方方正好方便引水阻隔毒气。

   广备攻城作对处理爆炸很有经验,道观里的外丹派道士对处理炸炉也很有经验,炸掉皇宫后的废墟和炼丹炸炉的残余物有异曲同工之处,各大道观都得派道士来出谋划策。

   京城的道观非常积极的派出观里最有本事的道士,丝毫不敢和以前一样拿乔,他们先前不知道铅汞朱砂有碍子嗣已是大罪,要是连怎么阻隔毒气都不知道,估计离朝廷灭道也不远了。

   以防万一,太医院还用纱布做了好些口罩备用。

   万事俱备,只待检阅火器之日到来。

   赵曙亲自检查了好几遍,确定这个下马威计划能顺利完成终于松口让开封府往外放话。

   为了迎接辽国使臣,大宋特意准备了一场阅兵仪式,地点是皇宫,时间是三日之后,届时汴京百姓想要观看也可以提前找位置,但有一点,不准离宫墙太近,否则后果自负。

   告示一贴出去,京城一片哗然。

   阅兵仪式?还是在皇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