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310(1 / 2)

  是眼前这位没跑了。

   上来就要炸药,小小年纪就想打契丹人,很好,武德充沛。

   想想刚才听到的“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苏景殊竟然有种这位小防御使将来去当大将军肯定比官家敢打的感觉。

   可惜宗室王爷肯定不能带兵,最多最多像八王爷那样在朝中掌权,兵权是万万碰不得的。

   他以前以为大宋和辽国打仗败多胜少是朝中主和派占上风不让打的缘故,最近了解的多了才发现还有制度的问题。

   只要制度不改,就算主战派占上风大宋的武力值也上不去。

   大宋的兵制和唐朝不一样,唐朝的府兵制在盛唐之后便崩溃了,他们如今实行的是募兵制。

   当兵有要求,从太祖的“兵样”开始,至今已有完整的等长杖制度。

   所谓等长杖,便是以不同长度的木杖为度量标准,按身高分等第。

   按理说这样招募而来的兵应该很优秀,但是实际招募士兵时却并不会真的按照等长杖制度来。

   朝廷招兵的时候不会真的看身高,等长杖制度只是摆设,符合要求的新兵根本找不出几个人。

   而且本朝招兵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士兵必须在身上看得见的地方刺字,刺完之后官府才发放物资。

   后世身上有刺青或者坐过牢之类的都属于档案有问题不能当兵的,这边的规矩和后世截然相反,想当兵就得先刺字,不然就算没编制什么都没有。

   看狄青的入伍经历就知道,如果不是当初脸上被刺字,他或许连兵都不会当。

   当兵要刺字,犯罪也会刺字,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身上刺字,所以很多良民都不愿意参军当兵,这么一来朝廷招到的兵里很大一部分都是犯过事儿的地痞流氓。

   为了不让地痞流氓闹事,官府主动将那些人招入厢军,朝廷发军饷养着那些人就能保住民间的太平。

   也不知道哪个大聪明想的主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