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250(1 / 2)

   *

   官家膝下无子不光是他一人的心病,而是朝中所有大臣的心病。

   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储君。

   官家年轻的时候还好,他们还能指望后宫有皇子出生,如今官家已经年过不惑却依旧无子,身体也越来越不好,他们总得有个储君防备着。

   早年朝堂内外担忧皇嗣,官家连失三子之后他们也不指望皇嗣了,能挑个宗室子立为太子稳定朝堂他们就能心满意足。

   然而他们不再指望皇嗣,官家却不肯放弃。

   朝中大臣理解官家想让亲生儿子继位的心情,可接连三个皇子都未能成活,他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大宋的江山。

   宰臣们以前催皇帝立储也没有催太急,总想着他们官家想通了就会下诏立太子。

   然而皇帝这次检阅火器的反应实在令人火大,不管是宰臣还是宗室王爷都意识到再不培养储君就来不及了。

   身为皇帝可以心慈手软,但决不能遇到事情就想退让。

   他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整个大宋。

   皇帝退一步容易,退这一步意味着多少百姓的血汗他想过吗?

   事已至此,让官家强硬起来几乎不可能,他们只能将希望放在储君身上。

   立储关乎国本,朝中大臣不管主战还是主和,在这件事上的态度都是一致的。

   从龙之功风险太大,比起腥风血雨的储位之争,他们更希望皇位能平稳的传递下去。

   所以官家别再拖了,赶紧立个太子稳住朝臣的心,要是立了太子之后后宫忽然有喜讯传来又恰好是皇子还能成功抚养成人,到时再换继承人也不是不可以。

   这种事情他又不是没干过,何必一直拖着不肯松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