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189(1 / 2)

   *

   耶律梦龙横行过市,百姓被驱赶到街边店铺躲藏,但是都竖着耳朵关注着街上的情况。

   大宋和辽国西夏作战多年,每当气候不好两国就会犯边。

   北方苦寒不好过冬,朝廷对他们时不时的南下劫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能打的武将不让上阵,只派些不懂兵法的官员胡乱指挥。

   近些年辽国那边有朝廷送的岁币平息战事,西夏有狄青狄大将军用兵如神,难得过上几年安稳日子,结果辽国人又开始作妖。

   以前是陈兵边境威胁大宋,现在直接到汴京作威作福,朝廷不管管吗?

   百姓不是傻子,他们能看出来辽国不是真心要和大宋开战,打仗劳民伤财,大宋地大物博勒紧裤腰带能支撑几年,辽国可没他们大宋的底蕴。

   所谓陈兵边境,不过是想勒索罢了。

   官家和文武百官顾虑这顾虑那,百姓想不了那么多,他们只觉得如果朝廷能挺起腰杆强势起来,辽国绝对不敢像现在这样嚣张。

   这是大宋!这是汴京!

   躲在街边店铺的百姓们义愤填膺,看到王丞相选择退让后更是气到浑身颤抖,有些性子烈的已经要上前痛骂契丹人。

   幸好包大人来了。

   包拯出现之前,展昭也不敢大意行事,倒不是怕他自己受到牵连,而是担心因此坏了朝廷的大事。

   想来王丞相也是这般思量,他自己受点委屈没什么,宋辽两国的关系不受影响就好。

   但是他们都忘了,那么多百姓眼睁睁看着,要是让辽人在京城作威作福,大宋的百姓情何以堪?

   包大人说的对,让道事小,国威事大,今日街上让一步,他日边疆退一丈,这一步绝对退不得。

   展昭昂首挺胸,看着嚣张跋扈的契丹人寸步不让,“小王爷,请让道。”

   接使臣时脾气好是不得已,不代表他一直没脾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