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34(1 / 2)

   第11章

   *

   公孙策带着洗干净的锅找过来的时候,苏景殊正在和展昭分析他们兄弟三个的名字谁不合群,并且成功以一己之力孤立了两个哥哥。

   展昭笑的不行,都说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他觉得苏家小郎比江湖儿女还要不拘小节。

   苏景殊一本正经的说道,“公孙先生,展护卫刚才问为什么我哥叫苏轼苏辙我叫苏景殊,我在解释我们兄弟几个名字的由来。”

   不等公孙策开口,他就叭叭叭把刚才和展昭说过的又说了一遍,“所以公孙先生,您也觉得是我哥哥们的名字不合群对不对?”

   公孙先生:……

   不懂你们年轻人成天都在想什么。

   “国子监过两天便要考试,景哥儿准备的怎么样了?”

   提到这事,展昭也紧张了起来,“听说国子监的考试非常严格,策谒诗赋皆不可轻忽,景哥儿有把握考上吗?”

   苏家都是读书人,他知道这小郎君要考国子监的时候特意和包大人还有公孙先生打听过,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原来在国子监上学竟然那么辛苦。

   从四书五经到经史子集,只有他没听过的没有学子不学的。

   那些靠恩荫进学的还好,学的好不好都有家里给兜底。

   隔壁苏家的男丁都没有官身,他们景哥儿要考的还是国子监管辖下的太学,要是太紧张一不小心考差了岂不是连能给他兜底的都没有?

   苏景殊感动的眼泪汪汪,“这话就该让我爹来听,他根本不在乎我有没有学上。”

   展昭很清楚苏家人平时是怎么相处的,努力把胳膊解救出来然后退到旁边:我就静静的看着你装。

   “亲爹靠不住,只能靠自己。”苏景殊抹了抹不存在的眼泪,“自己考就自己考吧,好歹太学生每个月有一千多文钱呢。”

   不是学生交钱,是学校给学生发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