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火攻14(1 / 2)

墨菲女士乘坐飞船紧急从地球赶往木卫二,她还搞不清状况。联盟盟主雷鸣顿爵士和另外三十八个部首席官同步收到了警报,偷袭牵一发而动全身。六亿多公里之外一千多万人的性命不是儿戏,墨菲顿时感觉肩膀扛着一副重担,她马不停蹄,心里打鼓:“凭心而论,自己从来没想跟斑纹女士过不去,谁不想拿到五年安生日子?太阳系里的麻烦事太多了。一个吊桶拎上来,两个吊桶又掉下去了。”从疾速飞驰的飞船向外望,蓝色星球一点点缩小,火星上空的黎明也很快将被甩在身后,一天之后,木星,这个浑身长满黄毛的“猿人泰山”就要迎面而来,墨菲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飞船主屏上显示的逃逸舱的状况,‘逃’的念头怪异地在她脑海径直冒出来。后舱,坐着十几位来自联盟各部的高参智囊,他们压力轻得多,完全猜不出,坐在驾驶舱后面中舱里的墨菲女士正在想:“逃,逃逸,逃命,永远是不能删去的选项。自己刚刚下达了撤回机器人的命令,往后的日子,撤,后撤,再撤,恐怕是不断重复的主命令了。”她是总指挥,无法对身边随员袒露心声,只能换个角度往好处想想,“幸亏有卡洛在。人人都说他是‘疯子’,自己之所以重用他,是为应对危机布下一枚重要棋子。危机从来不循规蹈矩,‘疯子’也不按常理出牌。”墨菲女士暗下决心:“上帝保佑,给我一点疯狂的力量吧!”

海底大小火山上密集的黑藻们正处在计算卡壳状态:“怎么凭空冒出‘活的’说法。”

“太难算了。”

“‘活的’有什么用?”

黑藻们如果跳出火山的桎梏,会看见“无数自己”在沙砾里蠕动,在灼热岩石上,寻找稀缺的有机粘土,每颗藻自发缠绕在泥土颗粒上,吮吸,吞噬,排泄,新生黑藻一分裂出来,就加入觅食大军,同类吃什么,它就吃什么,……,这就是“活着”。“活着”就是本能,庞大的黑藻群落演进出了可怕的“群体潮汐力”,本能划一,行动划一,计算划一,它们自己的确不知道,这就是“活着”。造物主微笑着,看着生命再次掉进“唯我例外”的悖论陷阱很开心:自己就是“活着”,不用计算,一算就会“死机”。“本能活着”和“本能计算”本来一体,除非“唯我死了”,可“死了”也就不用算了。

“美味”无敌,最终占据了智商波峰,黑藻们从狂躁的无解里挣脱:“再浮上去。”

“进攻。”

“重粒子比粘土好吃。”

“要抓到更多蛛蛛。”

“太少不够分。”

“分享。”

小火山上,智商突破一个百分点的先遣军团的黑藻计算领先一步:“共享。”

“分享”,“共享”,差异略微,计算出的结果不可同日而语,两地火山上,涌动出起伏共鸣:“是。共享。共享。共享。……。”无声的共鸣牢牢刻录进记忆碎片里。

“大本营”的智商再次向八个点位的新高冲击,发出指令:“换一波上浮。”

“轮换进攻。”

“这次,从‘大本营’随机抽签两百亿先遣军。”

没有中签的自告奋勇:“半浮。我们尾随半浮。”

“照例在海中央建立中继站吧。”

这些聪明的家伙已经算出来,跟在后面,多少能捞到点残羹冷炙,这么做,与共享指令兼容。

墨菲女士抵达极限岛,从中央大厅闸口乘水滴电梯直接来到“冰巢矩阵”,指挥部办公室在二楼,她一边上梯,一边询问副手麦子博士:“有新动静吗?”

麦子是东方姑娘,黑发修长,白皙的脸庞透出柔美的鹅黄,或许是在冰巢里待的日子太久,抑或许是内心渗进了慌乱,她眉头不展,让人看上去脸色偏向苍白。“没有新动静。我觉得这不是好兆头。”

墨菲瞪了麦子一眼,眼珠晃向左右:“小声点,后面跟着一队聪明人呢。”

麦子心领神会:“老板说得对。这次跟来的大多自己不认识,都是联盟派出的各路大神。危机还没见底,不能让人家一来就觉得环境部的人乱了方寸。”

墨菲进入指挥室,顾不上理会身后跟进的专业人士,径直走到落地悬窗前,拉下百叶窗帘,向下探视,她找卡洛,很快,忙碌的人群中顶着乱蓬蓬“草鸡窝”的家伙很容易分辨。“矩阵森林里的怪人。”墨菲沉吟了一下,用手一指,吩咐:“麦子,叫他上来。”

麦子转身离开。墨菲对十多位同行的专家说:“一路辛苦大家了。等会儿,我的副手会带你们去自己的房间。这里就是总指挥部。稍事休息,请大家来这里集合吧。如果你们愿意,请随意逛,这节冰巢很大,一百公里长,已经为大家配备了专属水滴快车。我对你们绝无隐瞒,毕竟,我们是一条船上的水手了。”

大家点头,“墨菲女士是老大,她说了算。”

“疯子”卡洛来了,墨菲指了指会商大桌,示意他找把椅子坐下,然后,没有丝毫过门,单刀直入地问:“卡洛先生,我们就这样等着被动挨打吗?”

十几位专家围拢上来,这让“疯子”兴奋:“不。墨菲爵士,挥棒打出一击漂亮的防守反击,需要点技巧。”

“大家在洗耳恭听。”墨菲女士将落地大窗的百叶窗棱合上,与外面的“矩阵森林”隔离。

“用火攻。”卡洛早就盘算好了,待他一捅破窗户纸,大家都觉得:“有道理。”

寂静的和平仅仅维持了一周,第七天一大早,“大本营”两百亿黑藻伏地魔摸了上来,记忆支配的行动驾轻就熟,此次攻击比上一次更诡秘,在五千公里处悬停片刻,立即分出百亿一队,抵近海面,钻进起伏的涌浪里,藻借浪峰,一个撑杆跳,从无数随机的点登陆冰壳釜底,千余蛛蛛依旧在大约五公里的距离内来回逡巡,这些“八爪巨人”仿佛感知不到危机降临,只顾埋头将纤细脚尖插进冰缝,取样,分析,比对,找到任何疑点,就马上报警。

黑藻在第二攻击的前夜不停筛选记忆碎片,无意中迈出了进化的重要一步:“算出来了,脚步声是关键。”

“是。脚步。”它们还是搞不懂什么叫“关键”,只搞对一半事情:“窸窸窣窣打凿冰壳的响动,是蜘蛛行走的声音。”

“跟着声音走。”

悬浮在半海的黑藻一边传达“大本营”的指令,一边强力计算:“有几千个脚步声。”

“节奏有区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