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1 / 2)

  我在湖港镇做技术指导这段时间,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院子。大的有上百平方米,小的也有好几十平,这宽敞的院子就是盖中型棚的好地方。

  你找个比较平坦的房前屋后,选择背风向阳,排水通畅的地方,盖个坐北朝南,东西走向的大棚。这个棚呢,按照咱们这儿的条件,要偏西5~10度,跨度6~7米的样子,高度呢,2.3~2.4米。长度呢,得看你这个地到底有多大?采光角差不多40度,前坡角要65度。北边砌成砖墙,高就是棚高,东西两端随着北边这个墙往南边延伸,所要的角度逐渐往下弯,哎,就是那个大棚的样子,理解了吗?”

  记者的表情有点茫然。江海潮怀疑他可能没见过几个大棚。

  她倒是瞬间回过神来,因为她在林业大学的时候看过这种棚。

  于是她灵机一动,直接拿了纸笔画出来,塞给唐教授看:“教授爷爷,是不是这样的?”

  她可是头回如此称呼唐教授,吓得人家差点没把纸给甩了。

  不过他扫了一眼以后就肯定地点头,递给记者:“对,就是这个样子,上面覆盖塑料膜。里面的温度湿度可以通过通风、加盖草帘、遮阳这些办法来控制。像这个季节,晚上就得加盖草帘子,保持里面的温度不低于4~5度。到了白天上午九十点钟,太阳好了,把草帘拿下来,让它吸收太阳,里面温度升到12度的样子。……”

  他说完棚内环境控制之后,又说盆花的土肥水管理,然后连如何利用棚室也说了,什么喜光的品种放在棚室的前中部,耐阴的放在后面和半阴处;矮的摆在前,高的摆在后;喜温的放在暖和的地放,耐寒的摆在靠门的地方或者中型棚的四周。

  甚至还提了蝴蝶兰、杜鹃这些常见品种该如何种植。

  听着江海潮目瞪口呆。

  她只是希望唐教授能对湖港镇上点心。

  没想到人家一出手就是大招啊。

  直接给湖港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说两句这文原本的大纲吧。

  最初的版本里,因为家穷想省钱,海军在杨家圩上到三年级,而村小老师走了,孩子们相当于放了三年羊,学习习惯直接坏了(这个其实在95年9月开学就埋了伏笔),后来跟父母去城里进新学校跟不上趟,越学越差;海潮因为户籍无法读高中考大学,唯一的幸运儿海音因为特招得以继续求学,出国留学后再没回来。

  家公爷爷种西瓜卖碰上了假钱,被骗了很多瓜。后来种瓜日子好转,贷款扩大种植规模,98年洪灾,湖港成了泄洪区,什么都没了(这个在开头几章就留了伏笔)。

  嗯,除此之外买房碰上烂尾楼之类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出轨逼迫离婚导致留守妇女自杀,留守儿童被性-侵等等,都有。

  总之,步步是坑。个人的奋斗在时代浪潮面前孱弱又无力。

  不过他们一直没放弃,海潮是通过电商生意积攒了第一桶金,海军后来读了技校,得了世界技能大赛冠军。

  我说写坏了是真换了大纲。我的一大毛病是过于同人物共情,以至于总忍不住改写他们的命运。

  第153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