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1 / 2)

  江海潮摇头,应该还是黄瓜的事儿,就是不晓得里面有什么讲究。

  他们在楼上等了足有半个小时,家公爷爷都回来了。

  婆奶奶才叹气送房东大姨出门:“唉,都会过去的。去年我家儿子女儿出去闯生活没拿钱回家,娃娃们没钱交学费,家里米都卖光了。小家伙们吃山芋吃的洼酸,半夜都哭醒了。……”

  说话声渐渐远去,四人面面相觑,婆奶奶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刚才江海潮真害怕婆奶奶会大包大揽,特别大方地掏钱给房东大姨填坑。

  所以她才特地哭穷的!

  杨桃看人走了才放下心,捂着胸口说了句实在话:“那房东家这回可真完蛋了。”

  都已经掏了5万块,后面不知道还要填多少钱。

  最要命的是,这么多人中毒,以后她家肯定卖不了饭菜了。这还怎么挣钱啊?

  她数着手指头算账:“她家满打满算做了一个月的生意,按一天800块钱算,也就是24,000。还不够填一半呢。”

  虞凯摇头:“未必,虽然县中开学学生多了,但卖饭的肯定也多,她家能保住暑假里的销量都很难。”

  那更惨。

  当真赚的不够赔。

  3万块的债务啊,那得还到猴年马月。

  江海潮不以为意:“也不是还不了。卫生监督所和工商管理所肯定是不让她家再卖饭菜,又没说不让买早饭。县中估计也差不多。卖不了饭菜,专门卖早饭好了。县中学生有一半以上都不在家吃早饭呢。”

  这些学生除了住校生之外,还有家在县城的。因为他们早读课太早,因为好多家长自家也不烧早饭,直接去单位食堂吃;所以他们之中不少人都是家里订牛奶,直接拿着瓶奶出门,在外面买个鸡蛋饼之类的,就是一顿早饭。

  杨桃听大姐分析,恍然大悟:“那她家要专门卖早饭的话,赚的钱也不少呀。春英嬢嬢一张饼都能让她赚两毛。她加加油,一天卖500张,也有100块钱呢。一个月就是3000,那不到一年就能还清,用不了猴年马月。”

  况且只要够努力,别说500张了,更多都有可能。

  就是,县中的学生还敢在她家买东西吃吗?

  “有什么好不敢的?饼里又没蔬菜。再说了,你看街上卖炸串的,之前用了桐油。现在不还做着生意,照样一堆人买。”

  海音深以为然地点头,一本正经道:“人都是记吃不记打的。”

  只是他们规划的再好,谁也没提去告诉房东大姨的事儿。

  毕竟连像婆奶奶这样古道热肠的人,都没留房东大姨在家住。

  唉,房东大姨要是实在点,直接登门老老实实地借钱,说好了要怎么还,而不是自作聪明,非得把责任压在他们家头上,说不定家公爷爷和婆奶奶也就借了。

  现在,谁疯了掏这个钱啊?张口闭口都是他们家的错,这钱借出去了,还敢指望还回头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