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137(1 / 2)

  海音认真地点头:“我背过成语字典。”

  卢艳艳则无辜摇头:“别问我,我也没学过这成语。”

  教室外面,江海潮正琢磨着陶老师要是发火的话,她要怎么想办法消了老师的火。

  陶老师却突然间停下来,伸手摸摸她的脑袋,叹了口气才正色道:“回家跟你家大人讲,这不是你小孩子能担得起的事。”

  江海潮满头雾水地跟着进了老师办公室,里面坐着两个干部模样的陌生男人正在抽烟。瞧见跟在老师身后的江海潮,其中戴眼镜的那个开了口:“你是江和平家的?你们家提留款什么时候交啊。别大人一跑,就当没这回事了啊。”

  按照常规,本地农民除了公粮外,还要交三提留(公积金、公益金和行管费)五统筹(教育附加、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乡村道路建设费和优抚费)以及其他名目的各种费用。一般农民都是以交爱国粮的方式来抵消这些,如果还不够的话,在社办厂上班的,镇上干部就会去厂里直接划走工资。没班上的,那么自然免不了登门入室,扒口粮的扒口粮,牵牲口的牵走牲口。

  湖港镇属于圩区,土地相对肥沃,灌溉也算便利,相形之下算不过了。可每年的负担也足以将农民的腰压得恨不得脸贴地。

  江家没交爱国粮,自然提留款也没交上。镇干部先下乡找到江家,可惜铁将军把门。再问江和平的兄弟和老娘,直接被撅回头,早八百年就分家了,他家是死是活都跟他们没关系。

  干部倒是想发挥下呢,可惜围着江家转了一圈,连只鸡都没看到,只得铩羽而归。

  大人不在,老人不管,他们身上还有任务要完成,只得退而求其次找上了学校,让江家小孩去找她家大人。

  江海潮低着头,听干部喋喋不休。

  她没看自己的脚尖,眼睛落在干部鼓着的肚子上,鼻子屏住呼吸。因为这个慷慨激昂的干部一开口就是喷鼻的酒味混杂荤腥的臭味,她不憋着她怕自己会忍不住当场吐出来。

  “赶紧的啊。”干部气咻咻,“马上都11月份了,再不交提留款,想干啥?一个个的,要造反嚒。嗝——”

  陶老师也被酒臭味熏得不轻,赶紧打圆场想送人快走:“江海潮,回去跟你家公爷家婆奶说说啊,马上把钱交了。他俩年纪大了,两头跑,搞不好就是一时忘了。”

  “忘了?”干部老大不痛快,“皇粮国税,天经地义,他们怎么还记得吃饭啊。有地种还不知足。”

  江海潮抿着嘴巴不吭声。

  陶老师赔笑,伸手按住她肩膀暗示:“一定一定,江海潮回家就跟她家大人讲。”

  干部终于老大不痛快地走了,办公室里还飘着酒臭味。有老师开了窗子换气,十分不高兴:“怎么什么东西都跑到学校来闹腾?”

  陶老师示意江海潮可以出去了,又提醒一句:“别忘了啊,晚上回家就跟你家大人讲。”

  江海潮还是沉默,她不想骗老师,可她也不想跟家公爷爷和家婆奶奶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