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81(1 / 2)

  卢奶奶踩着三轮车,听姐妹俩说要在镇上卖螺蛳,笑得合不拢嘴:“好啊,到时候我也喊艳艳买去。”

  卢艳艳这孩子挺糟心的,居然当场拆她奶奶的台:“你都不会嗦螺蛳。”

  正因为这样,她妈很少烧螺蛳。

  卢奶奶瞪眼睛:“我不会拿牙签挑啊。海潮,你听奶奶的,卖,肯定能卖掉,像我们家艳艳这样的馋猫多着呢。”

  江海潮却开始犯愁:“我家公爷爷不肯趟螺蛳哎。”

  卢奶奶惊讶:“这怎么讲?难不成你家公爷爷是认的螺蛳当干妈?”

  他们这辈人生下来的时候迷信大,要认个干妈,否则怕小孩长不好。像她认的干妈是村口的大柳树,也有人认石头当干妈呢。

  江海潮摇头,说了家公爷爷的固执:“他说我们天天趟螺蛳卖,其他人就没螺蛳吃了,不能这么自私。”

  卢艳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哪有这种说的?螺蛳又不是谁家的。”

  江海潮无奈:“我也这么说呀,要这样想的话,天干的时候不要打水了,水就那么多,你打了人家田里就没水了。”

  但是,没用。

  卢奶奶乐呵呵地听几个丫头说话,笑道:“你家公爷爷不愿意趟,就表喊他趟是了。”

  “我们家只有家公爷爷能趟啊,我们都拿不动趟网。”

  趟网长什么样?一根又长又粗的竹竿,根部绑着连着篾片的渔网,网成三角形。别说放进水里面再拽回来了,就是扛在肩膀上,他们几个都够呛。

  卢奶奶开始哎哟:“你买螺蛳就是了。你看我炸麻团,用糯米粉,用芝麻,用豆沙,天天炸,家里种也不够用啊。不够的怎么办?当然是买了。” 她还给小丫头分析,“螺蛳也不贵,我记得菜场上卖是一块钱5斤还是6斤来着。”

  似乎便宜的不像话。

  但事实上,挑出来的螺蛳肉也就一块钱一斤。别看老话说一担螺蛳三担壳听着好像已经很夸张了,实际情况是一斤螺蛳只能挑出二两肉。

  这么一算,挑螺蛳肉卖,实在太亏了,白搭了那么多功夫,一点都没赚头。可买螺蛳肉的人多,直接买螺蛳的人少。还有人嫌螺蛳带壳卖,从家里挑来太累了,索性直接卖螺蛳肉。

  江家姐妹两个像是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直接傻了。她们从来没想过卖东西还要花本钱。

  比方说卖菜,那是自家菜地上长的,吃不完才拿出去卖,根本不要本钱。

  再比方说卖卤虾,那是在水坑里钓的和套的,也是没本的买卖。而且如果不是因为生海虾卖不掉,她们也不会做成卤虾卖呀。

  现在,她们要卖螺蛳了,想的都是家公爷爷趟了,同样没花本钱,拿出去就是卖不掉也不亏。

  反正是没本的买卖。

  至于这过程中花的佐料啊,柴火啊,已经被姐妹俩习惯性地忽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