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33(1 / 2)

裴智林经过对鬼子宪兵队子时的增援认真的分析,虽然对牛角岭不熟悉,听了徐建、钱聚山、虞金山对牛角岭地利的描述和战术打法儿,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裴智林认为从地利优势,对我们来说是有利条件,从战术来说,不能在桥上埋设地雷,更不能在桥上安放炸药。牛角岭旁边的石河桥对于这次阻击鬼子宪兵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在虽然是刚过春,大石河河床中间水虽然不太宽、不太深,但,河床中心距离桥面的高度至少有三四米,如果把鬼子的宪兵队能阻击在桥上,那就太好了,这样,能减少我们的伤亡,更能节约我们的弹药。如果避开桥,在其他地方阻击鬼子宪兵队,相对我们来说,有诸多不利,其一,从武器装备,我们没有鬼子的先进,其二,当我们阻击少有不力,鬼子有逃跑的可能,特别是对鬼子的车辆,不能很好的摧毁,这就给了鬼子逃生的机会。再说,炸毁了桥谁来修?啥时候能修?虽然是消灭了鬼子,却给百姓带来好多不便,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困难。平时还好说,汛期几个月,这一带的百姓村民生活联系该咋办?因为桥是这一带村民联系生活、联系感情的纽带,炸断了这条纽带,就等于炸断了我们和百姓之间的情谊。

裴智林认真的说:“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战术,换一种打法儿来对付鬼子的宪兵队?”

钱聚山是个性格刚直的人,“时间不允许我们磨蹭,不到两个时辰还要行程近十多里,有啥好办法直来直去的说。”

徐建看着钱聚山,话音低而有力的说:“别那么冲动,我们是在商量,对人民咋有利我们咋来。”

裴智林思索着,大石河,啥为大石河,大石河河床里一定离不开大小的石块,宪兵队增援是从东向西而来,如果从河床把大小石块堵在桥的西端,在紧邻石堆的东面埋上炸药地雷,当鬼子宪兵队触及到地雷和炸药爆炸时,这样既不用炸桥,也不会影响桥的安全,又能把鬼子宪兵队消灭在桥上。

裴智林问徐建,“石河的河床里有没有石头。”

“笑话,石河里没有石头能叫石河吗?”徐建哈哈的笑着说。

裴智林又问,“河里的石头我们抱得动吗?”

虞金山接着说:“大的几吨重你抱不动。小的象脑袋、象拳头能抱好几块,不大不小的多的是。”

裴智林畅快的笑笑:“这就够了,我知道了。”

裴智林接着说:“我们的人加在一块七八十人,我们不用挖坑埋地雷、埋炸药,我们也不用炸桥,我们排开队把河床能抱得动的石块在紧贴着桥西头的桥尾堆起来,在桥尾堆砌的石块东侧,安放地雷和炸药,因为,从恭城到韩村这么远,鬼子一定是开着车辆,只要前面的车辆触及炸药和地雷,后面的车辆一定会死在桥上,当然,我们在桥尾堆起石块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在桥东的牛角岭上要做好切断鬼子后路的准备。这样既能消灭鬼子的宪兵队,桥又不会受到破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