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会长夫人的重病(2 / 2)

他清清嗓子说道:“你们两位在一线工作,对这样的症状,有什么可说的。“

一个说:“就我所知,这种病况不是没有发生过,难就难在取出肿瘤的过程中,一定会对薄壁血管造成损坏。“

彭杏南微微颔首,盛名算是不虚,能够看到问题的所在。

另外一个说道:“彭专家,您是知道的,如果薄壁血管受损,患者便会变成植物人。听说海外的一些学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脑血管再植技术,也不知进展的怎么样。“

彭杏南同样颔首,关注医疗进况,也算是有心之人。

他带着期望问道:“两位敢不敢做这个手术”

两人对望了一眼,“不是我们不愿意,就算在您的指导下动手,没有缝合这种血管的技术,手术是不能做的。“

”与其这样,还不如让患者在无知无觉的情况下就这样过去,这对患者和家属都是最好的选择。“

期望中的奇迹没有出现,难题就是难题。

彭杏南经的事多,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以你们的交往,国内有没有谁能做这种手术?“

一个说:“我所知道的最厉害的医生就是我的师兄,水平高出我很多,是苏浙的第一把刀。”

“他本来是要调往京都的,谁知他得意忘形,冒险做了一次这样的手术,结果可想而知,最后影响了他的调动。“

另一个突发奇想,“要是有人在手术过程中,尽量不碰薄壁血管就好了,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彭杏南摇头,“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世上哪有这么高明的医生。“

另一个接着问道:“彭老,您是我们省的权威,与京都专家小组也有交往,不知他们有没有人能做这个手术。“

彭杏南摇了摇头,他的专家地位不是靠吹牛拍马得来的,是一个个起死回生的手术赢得的。

京都专家小组的人他都了解,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他们也没办法。

当年要不是有小人作梗,他也调到专家小组去了。

大会诊室里,陈瑞林一脸企盼地望着走进来的彭杏南,想从他的表情上看到希望。

两个跟随而行的专家尚未进门,一个满脸不忿,小声抱怨道:”彭院长也真是的,没有看到拍片,就把我们忽悠过来。“

另一个到底年长点,叹了口气,”救人如救火,彭院长不惧声名所累,是有医德的。都想做到万无一失,患者怎么办?别说了,赶紧进去吧。“

一脸严肃的彭杏南缓缓说道:“肿瘤的图像清晰,边缘整齐。说明恶性的可能性不大,“

陈瑞林看了两位专家的脸,本来已是心慌得一批,听到彭杏南的话眼前一亮,到底是权威,他的心里燃起了希望。

还没等他从兴奋中冷静下来,接下来的话就让他如同临头挨了一棒。

”但在这么神经密集的区域,以现有的医疗条件和技术,病人是很难得到治愈的。”

“拿掉呼吸机,就会有不忍言之事发生,这是患者的不幸,也是医者的不幸。”

“除非是在国外那种医疗技术和设备都完善的国家,或许有诊治的可能。“

事情再一次陷入僵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