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汪慎之的想法、姜延年的错失(2 / 2)

最后的一针已经缝上了,再将创口处用消毒液反复擦洗了几次,贴完纱布后,易凌霄回过身来,不好意思地对汪主任笑了笑。

平常要用四、五个小时的手术,他仅仅用了两个多小时。

奇迹,只有天才才能创造。

这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易凌霄扮演了主刀、副手、麻醉师甚至护士的角色。

秦茂良进来后,不知该怎么称呼这个徒弟,那是他心中的神。

他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推开窗口,长长伸出手中的药物。

易凌霄接过他手中的药物,追加了足够的麻醉药后,走到患者头前,按了按颈动脉,满意地点了点头。

回到外科的汪慎之兴奋地拿起桌上的电话,就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姜延年。看看手表,已是凌晨三点多了,他叹息地放下了话筒。

第二天一早,安排好医生们查房后,他便坐了下来。

医护人员都不解地看着这个勤勤恳恳老主任,从他们到医院来后,老主任就没有错过查房的时候。

医生们走后,按捺不住的他再一次拿起了电话。拨通后劈口就说道:“师弟,我们医院出了个天才。”

京都医疗小组是个特别结构,接触的都是当世大人物,其权威性不容置疑。

电话铃声响起时,正准备出门的姜延年吓了一跳,他肩上的担子可不轻,这个时候来电话,可不要出什么意外之事。直到听到师哥熟悉的声音,他才放下心来。

也就是师哥敢于在这个时候打扰他。学生时代,汪慎之比他高三届,是迎接他们这期新生的大哥。那个时候他还没出名,俩人就成了好朋友。

他笑着说道:“师哥你怎么听风就是雨,天才这么容易出的吗?”

汪主任解释道:“不是耳听的,我亲自看到了他动手。”接着就把手术的过程给他描述了一番。

没有亲见,姜延年如何肯信,淡淡说道:“左右能动手的医生多了去了,怎好轻易判断医术高明与否。干细胞的培养现在也不是秘闻,国外的杂志已经发表了。”

汪主任没有十分口才,见没有引起姜延年的重视,,他急了,“师弟,师哥能与你说假话吗?你会错失一个好苗子的。”

姜延年哑然一笑,他的眼界岂是师哥能比的,一则小马过河的寓言不自觉的回显在他的脑海,牛跟松鼠是一个高度吗。

附:小马过河: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哇,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麦子,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哇!

他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呢!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进这条河里淹死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