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理想的世界(1)60(1 / 2)

钱余今晚难得回来早,洗漱过后,他给女儿盖好了被子,然后自己也躺到了床上。

总算“偷得浮生半日闲”,于是钱余刷起了小视频。

盛夕轻声问道:“在看什么?还偷偷笑得这么开心。”

钱余把手机递给了一旁的盛夕:“你看看这是谁?”

盛夕低头一看,不禁有些惊讶:“这不是……我俩认识的那位‘小马哥’嘛!”

“哈哈——”钱余又笑了起来,“我前两天关注了他的TikTok账号——这家伙,总是上传一些引人发笑的视频。”

“没想到你还记得他呀。”

盛夕回答道:“怎么不记得?‘小马哥’当年啊,可是给你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呢。”

钱余看着手机里的“小马哥”——此刻他正坐在游船上,看着京杭大运河“江南段”的两岸美景,潺潺水流,如诗如画——钱余的记忆也像是开了闸,历历在目。

两人口中的“小马哥”,其实是他们的老朋友了。

当年钱余在高校读研,学院曾特聘了一位外籍导师——导师在欧洲有自己的实验室,来到国内也开始招收学生。他还带着一位十分得力的科研助理,两人一起来到国内工作,这位助理名叫Marcello(马切洛)。

马切洛来自南欧,多个罗曼语族的语言他都讲得很溜。但马切洛说的英文带有口音,幸好他的语速较慢,能让对方听懂。

不过马切洛还能用中文进行交流。那是因为他有几大人生爱好——为首的便是足球,这毋庸置疑。排在第二位的,则是中国文化与中国美食。

马切洛沉迷于我国的历史文明古迹。

只要一有假期,他就能背起行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长城、故宫、秦始皇兵马俑、大明宫遗址、敦煌莫高窟、交河故城、布达拉宫、龙门石窟、京杭大运河……在中国的几年时间里,马切洛虽有些“走马观花”,但也见识了不少历史遗迹。

在旅行途中,他还迷上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京剧、腰鼓、川剧变脸、评弹、狮舞、高跷、功夫、武术、剪纸、景德镇手工瓷、玉雕、苏绣、唐卡、木版画……马切洛是边走边玩,边听边看,还边学边买边收藏。不过这唐卡画,他是着实买不起。

其次,马切洛是个标准的“吃货”。

我国传统的四大菜系——纯正咸鲜的鲁菜,麻辣鲜香的川菜,清淡味美的粤菜,清鲜咸甜的淮扬菜,马切洛都曾经大饱口福。虽然他最喜欢粤菜,但每去一个地方,马切洛都在不断地尝试着新口味、新菜式。比如XJ的羊肉、馕饼、抓饭,藏族的酥油茶、青稞饼、风干肉,还有福建一带的闽菜——佛跳墙、沙茶面、鱼丸、燕皮、荔枝肉……

当年钱余入学时,马切洛已经来华三载。他走过了华夏的不少土地,尝过了各地的“山珍海味”,也顺势学会了一口有些“撇脚”的中国话。

除了日常踢球、跑步、进健身房,马切洛还喜欢追剧,不过主要是美剧、英剧和一些小众的欧剧。虽然通常每周只更新一集,但胜在编剧的“脑洞”够大,总能让他的肾上腺素极速飙升,看得他“惊心动魄”……

在钱余看来,马切洛是一位特别会“享受人生”的朋友。

钱余是在做实验时认识马切洛的。

研二上学期,学院仅有的一台共聚焦显微镜“罢了工”,经多方面评估后,学院决定不再对这台老式仪器进行返厂修理,领导终于下定决心,买一台徕卡或者蔡司的显微镜——提供超高分辨率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系统,以满足各课题组的实验需求。

但购置中大型仪器的计划实施,并非一蹴而就。或许大伙在等待新仪器期间,将面临无设备可用的境地。幸好外籍导师的实验室里,有一台小型的共聚焦显微镜。于是学院领导出面,与外籍导师进行了友好协商,导师同意让大伙前来使用,只需学生们注意维护仪器,并且收取各课题组合理的设备使用费。

因此,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的讲解,使用者的预约安排及使用时间登记等,皆由马切洛负责——一时间,马切洛的工作量增多了不少。不过,随着不同课题组的学生们,三三两两地来到实验室借设备,每天络绎不绝,马切洛也交到了不少新朋友。

钱余便是其中的一位。

由于马切洛生得浓眉大眼,平时健谈又幽默,于是,大伙开始热情地称呼他为“小马哥”。

四个多月后,学院将显微镜买了回来,钱余也不再去外籍导师那儿借仪器了,可他和马切洛的“交集”却一直很频繁——他们有时在食堂碰见,或者在校外的“美食街”偶遇,两人会面对面地,坐下来交谈一番。

聊得最多的,自然是令马切洛垂涎欲滴的中国美食——钱余的厨艺不错,他会跟马切洛分享某一道菜的做法,或者告诉他本市有哪些餐馆,既便宜又好吃……

于是,两人成了“口头上”的“酒肉”朋友。

有一次,马切洛刚尝试过一道新菜式,因此他迫不及待,和钱余分享了自己的“吃后”感言。

“欸,Chien——我昨天吃了一道菜,名叫‘猪脚姜’。它虽然看起来肥腻,但吃起来酸酸甜甜的,一点都不油腻,真是人间美味啊!”

马切洛兴致勃勃,非要缠着钱余,让他给自己讲讲这道美食。

“这道菜叫‘猪脚姜’,顾名思义,它里面有猪脚和姜。当然了,还有几个煮鸡蛋。”

马切洛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昨晚确实吃到了水煮蛋。

“这道菜通常使用猪后腿——去毛、洗净、切块,然后在开水中焯烫两分钟,再沥干。”

“姜通常用老姜——去皮、洗净、切厚片,炒锅上油,下姜,小火煸炒去水分,然后盛出备用。”

“冷水下生鸡蛋,八、九成熟后,捞出去壳。”

钱余不愧是个做实验的主儿,这食谱也让他当成了“实验方案”,被他分条解析。

“接下来……就到了食材一起入锅的时候了。”钱余继续介绍着做法,“我通常喜欢用瓦煲煮。”

“首先在煲内加甜醋——它的味道就是酸酸甜甜的。然后加少许冰糖,再添一些黑米醋,一起用大火煲开。”

“接着放入鸡蛋和姜,再次煲开。”

“最后放入猪脚,要确保猪脚全部没入醋中。”

“大火煲开后转中小火,至少再煲一个小时,等猪皮软嫩,就可以熄火了。”

钱余看着马切洛,发现他听得有滋有味,似乎又要开始“流口水”了。

“你知道这道菜原本的作用么?”钱余笑着问他。

马切洛摇了摇头——对他而言,这“猪脚姜”大概是留给“肚中馋虫”的吧。

“这甜醋又称‘添丁甜醋’。”钱余解释道,“中国人说的‘添丁’,就是指‘添人丁’、生宝宝的意思——所以啊,‘猪脚姜’原本是给孕妇产后进补用的,它可以活血、暖身、驱寒、行气。在广东,这是女士们‘坐月子’的首选佳肴。”

“难怪我昨晚吃出了一身汗。”

“哈哈——”钱余大笑道,“那恐怕是因为你吃得太急了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