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东海仙教33(1 / 2)

慢慢走着,他赫然发现路旁有一伙人,聚在一起。耳朵里传来的尽是些长生,修仙,诸如此类的词汇。

“玄门?”王诚心中生疑。

不过既然这释家的流行都被提前了百年,那道教这个时代于长安出现,也不算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事了。

他挤过去,看见众人中间是一个高坛,那上面站着一个——脂粉抹面的…大抵是男子,身披一袭黑布,并无一点刻板印象中得道高人的模样。

“呃……”王诚一时默然,该称呼他什么才好呢,且不说性别都不清楚,这他也不好冒然开口啊这是。

高功好像是天师道之后才有的,仙人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那道长?这个好像最合适。万一她其实是女的怎样?道姑…这合适吗?

“呃,这位上真,您是那家道门的啊?”王诚最终是选择了一个,他认为可能比较贴切的词汇,反正也只是客套罢了。

在他的印象里,玄门在当今的两分天下之前,好像是有一大堆诸如上清灵宝北帝神霄派别之分来着。

反正也不知道这世界里玄门发展的怎样,问问他是哪一家的又能怎么呢。

“道?”出乎他意料的是,面前此人并未对称呼起反应。

而是别的地方好像出了破绽。

“你这小子,怎么对东方上真说话的?!”

“上真身为仙人之体,岂会是什么庸碌儒家?”

“儒教小儿,离我教远点!”

周围的人一时哗然,纷纷指责他起来,王诚好不头疼。

他也不懂哪里说错话了这是。

“诸位别吵了,诸位。”

这位“东方上真”看起来倒是挺客气,纵使王诚对他有所冒犯,他也面带微笑,不像他身旁那些信众:

“这位小兄弟恐怕是有所不知吧,在下乃是【东海仙教】的长生客,我教是用那黄老之术,求长生之法,证寿敝天地的。并不是道教的夫子。”

“道…这个字是说儒家的吗?”王诚茫然。

东方上真明显也愣了一愣。

“哦,那小兄弟许是没有读过《墨子》吧。这位仙人在其中说,既然儒者都奉行着他们认为正确的【道】,因而称其为道教。也是因为这位墨祖的说法,道教的称呼便一直沿用下来了。”

他未说的是,这道教与儒家一称,从来都只在厌恶儒者或是对其无感的人中流传。在那些大儒嘴里,他们是断然不会这么称呼自己的。

王诚一懵,这他哪里会知道?!

自己这次若回去了,的确需要找些时间,补补古史才对。

那位东方上真还在微笑,他见这青年好像有些兴趣,索性便给他推销起来:

“我教可不止黄老之术,就例如先前我与小兄弟提到的墨者,也是我教修行人的重要依据之一。”

“此外,还有阴阳家的秘法,他们上通五帝下知五行。更别说,这长生客与寿敝天地之说,本就是医家的圣人理念……”

随着他诸子百家越报越多,王诚算是听出来了,总之就是,凡不是儒派的,他们都学习,凡是儒家的,他们都反对。

当然,这其中没有释家的事。

不过也就是王莽严令禁止了,否则王诚真害怕他们把佛陀之说也掺进来。

其对儒家的态度令人有些忍俊不禁,尤其是现在可还是公羊派大儒王莽的天下。

这所谓的【东海仙教】敢在天子脚下搞出这样的教义,也不知是什么来头。

王诚目视着正在滔滔不绝的这位东方上真,渐渐的,他目生重瞳。

“您的茨棘之眼已催动。”

“姓名:东方立。”

“品阶:三两真人。”

“神通:【紫朔仙火】”

“从东海仙教的创始人手中诞生的异火,据说受黄老学说的启发而来。”

嗬,竟然还身负异火。

王诚装出一幅对他们仙教很感兴趣的样子,问道:

“东方上真,你说这修仙之法,那仙人又是怎么样的呢?”

“嗬。”东方立届时便来了兴趣,他给这位新人讲解道:

“仙人,自然是永证长生的,金躯不朽。远的炎黄天帝且不说,就是近几百年,也有那东方朔仙人的故事,他还和在下是本家呢。”

“这位小弟未曾听过那赵秦皇遣徐福去东海寻仙丹的故事吗?传闻徐福到了儋州之后,果然找到了仙丹,他也一举成为了仙人……”

一听到这个老生常谈的什么狗屁徐福故事,王诚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心中给这家【东海仙教】定了性了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