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让子弹来得更猛烈些!45(1 / 2)

一夜过后。

拉扯了许久许久的,独属于燕京的深秋,终彻底结束。

就像一男一女,前者恋恋不舍的离去,后者却开开心心的来。

如此循环往复。

时间眨眼来到阳历11月,来到立冬。

立冬后,也意味着,还有一个月就要过阳历年的元旦,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阴历年的春节了。

这两件事可能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欢喜的,是他们曾盼望已久的,毕竟是放假嘛,哪怕有作业又何妨?

甚至还一堆压根就不怎么在意作业的。

也可能对于那些轻轻松松就能凭借各方面实力能吃到,公粮的人们,也是欢喜的,也是盼望的。

尤其是对男方而言,他们每年这种时候开着一辆大众,后备箱塞满单位发的油、茶、米、面、酒等等,回丈母娘家时,心中那叫一个美滋滋啊!

而当丈母娘家里有个小姨子,小姨子也有个对象,但是她的对象却吃不到这种好福利时,那他们恨不得当场露出“龙王招牌笑”。

那一刻,人生直接飙升到巅峰!

然而这一些高兴的事……也只是对他们来说了。

对于北漂的林青文来说,元旦也好,春节也罢,每一个、每一次都是不小的压力!

至少在毕业后的,这两年多的北漂中,每一年的元旦也好,还是每一年的春节也好,对他来说主要都是来自“钱”的压力。

剩下的压力,则是来自林青文自小一直是“三好”,一直被乡里乡亲们,亲戚们称之为“优秀孩子”的一种“不能输!”

“从小学习那么好的孩子,怎么可能输呢?”

“从小学习那么好的孩子,怎么可能考不上好大学呢?”

“从小学习那么好的孩子,怎么可能大学毕业没啥好工作呢?”

“从小学习那么好的孩子,怎么可能一年工资不到十万呢?”

“从小学习那么好的孩子,怎么可能找对象晚、结婚晚呢?”

“……”

上述种种话语,早已不知道形成多少无形的压力,被多少人以多少种形式告知,然后压着一代又一代人。

就像这20多年来,这种“不能输”的压力,一直压着林青文一样。

但!

今年的元旦,今年的春节,林青文却觉得自己整体的压力突然小了很多。

首当其冲的,钱。

他自己辛辛苦苦跑龙套搬砖的钱,这一年里也有小四、五万了,还有他刚刚省下的,下半年的房租钱。

当然,这些钱对于早已深根蒂固在众人心中的“演员片酬”动辄几个亿,多少千万的来说,必然是少的极为极为可怜的。

可对于林青文来说,这已经比去年的自己,要多出小一万了。

他没日没夜的到处抢戏,抢龙套,抢群演,虽然是没怎么闲过,但也需要考虑到,燕京市整体的消费水平情况的。

底层人,底层工作,就算没日没夜马不停蹄的一年打满365个工作日,但在燕京动不动一碗白面就快要几十元的地方,又能攒下多少呢?

是他们不勤奋吗?勤奋的很!

一年总计365天,他们恨不得给你干满400天,干满500天,这种干法,这种累法,怎么可能不勤奋?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去年某个流量网红在直播间带货什么眼线笔时,仍旧还是极为无耻地怼出一句“你们反思一下自己,这些年到底有没有在努力?”

林青文当时看到这一幕时,恨不得特么的一巴掌拍死他!

要是早让他拥有这个《崂山戏院》游戏,他一定会让这个什么垃圾流量网红感受感受什么叫做,努力。

压力减轻的第二个地方,自然就是《新聊斋红衣女鬼》这个短剧代表作,可以给到自己的“不服输”一个落脚地,或者说一个起点了。

最重要的是,他今年回家时,能真正意义上拿出来一个作品,给到自己爸妈,给到亲戚们,给到那群平日里极其好事、闲不住的街坊邻居们看了。

这是可以堵住她们的嘴的!

……

“叮铃铃!”

“叮铃铃!”

刺耳的闹铃声照旧还是早六点半响起。

但窗外的天,哪怕还是不变的六点半,却也比之前变得更黑了。

步入立冬后,夜只会越来越长。

听到闹铃声,林青文先于小小的被窝中缩了缩身子,然后来来回回的搓着小手起床。

“这天,还真就是说冷就冷啊。”

“哎~”

他从床边的行李箱中摸摸索索的找出秋衣秋裤,利利落落地穿上。

是年轻小伙就不穿秋衣秋裤?对林青文来说,这句话是不存在的。

林青文也羡慕那些住在高档小区或者中档小区里的人,因为他们无论冬天再冷,都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屋内穿短袖,穿裤衩。

只因常规标配暖气,中央空调,还有地暖等等,都是能够给予他们取暖保障的。

可自己眼前这小屋……咳咳。

“毕竟是一处快五十多年的老回迁房了,不塌就不孬了。”

“所以咱还奢望什么?”

“多穿点衣服,不让自己生病感冒,就能省下钱!这才是正经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