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茶痴(2 / 2)

岳常泽似乎察觉到了徐默的注视,对他报以歉意一笑,随即向掌柜言道:“赵师弟,这位小师弟比我先到,务必公正待客,当先为这位小师弟呈上香茗。”

掌柜点头哈腰,赔笑道:“岳师兄教诲得是,小师弟莫急,我这就为你与岳师兄一同献上佳茗。”

徐默坦诚道:“在下只有些许银两。”

掌柜会意点头,转身忙碌起来。

岳常泽饶有兴致地凝视徐默,悠然一笑道:“这位师弟,在下岳常泽,忝列内门子弟,倘若师弟不嫌弃,不妨移步,共饮香茗,论道一番?”

徐默看得出来,这岳常泽定是茶道中人,自己也正有意深入了解茶道,便欣然移步至岳常泽所在一桌。

岳常泽含笑询问道:“还不知师弟如何称呼?”

徐默抱拳:“徐默。”

岳常泽笑容可掬,执扇拱手:“原来是徐师弟,真是幸会。我观师弟气度,想必也是茶道同好之人吧?”

徐默谦逊回应:“不瞒师兄,我初涉茶道,还未有缘拜谒茶道宗师,师兄见笑。”

听闻此言,岳常泽眼中闪烁兴奋之色,欣悦道:“徐师弟果然喜好茶道,不知可有兴趣听师兄略述茶经一二,或许能解师弟诸多疑惑。”

徐默求之不得,自是应承点头。

岳常泽语气诚挚:“太好了,今日有幸与师弟共话茶经,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正忙于沏茶的掌柜含笑不语。

他心中雪亮,深知岳常泽是个茶痴,一旦逢着一位愿意倾听茶道经纶的知音,其言谈必如长河泻玉,滔滔不绝。

料想此番交谈,怕是不消几个时辰难以罢休。

那位徐师弟虽诚心求教,只怕也要在这连珠妙论中饱受耳力之磨砺了。

此时,岳常泽已然开始述起茶经来。

“这茶,源自大地之灵,蕴藏山水之韵。品茶之道,实乃人生之道,非独饮其味,更在于悟其理。

“我之茶经,首推择茶。

“茶叶繁若琳琅,绿茶犹碧玉新翠,红茶醇如琥珀凝脂,白茶淡雅似雪,黄茶卓尔不群,黑茶则陈韵缭绕,每一种茶皆各具风骨与传说,择一盏应心合时之茶,实乃对生活品质的一种崇高礼赞与升华。

“二道论及煮水。

“水为茶之母,活水烹茶最宜。山泉冽如秋涧,井水甘若瑶池,溪流灵动婉转,水质差异使茶汤韵味各展千秋。水温拿捏也至为关键,过热则茶性烫而失真味,过冷则茶香涩而不显,唯有掌得适中温度,方能唤起茶叶深藏的幽香底蕴。

“三谈器具之选。

“茶具精绝,则悦目赏心。陶器朴质无华,犹大地浑然;瓷器光洁细腻,宛如冰清玉润;紫砂壶独步天下,气孔通透,能吸茶之精萃于壶中。以洁净虔诚之心对待每一款茶具,此乃彰显对茶事之敬畏与敬重之情。

“四述沏茶之艺。

“投茶有律,如同星点落盘;注水有序,宛若龙蛇翻飞;观茶叶在沸水中曼舞轻扬,聆听着水声欢腾,品味着茶香弥漫,静待茶汤渐次交融,体验其间的变幻无穷,领悟岁月沉积之深厚智慧,这便是茶道中寓含的禅意与机巧。

“五讲品茗之境。

“小口徐啜,令茶汤在舌尖悠然回旋,感受其初尝之鲜爽犹如春雨初霁,继而中段醇厚恰似秋实累累,尾韵悠长宛如江河归海。这般品饮,一如咀嚼人生百味,感悟生活的恬淡宁静与超然物外……”

岳常泽甫一开讲,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字字珠玑犹如江河奔腾,所述茶道之理深得个中三昧。

仅是聆听其言谈,徐默心中竟有灵光乍现,仿佛天地间一股清流直贯心田。

心念电转之际,宛如神来之笔,星河图卷于虚空中悄然舒展,熠熠生辉,金色字迹如群星璀璨,从画卷中跃然而出。

徐默双眸不禁微微一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