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高呼勿遗寿幼52(1 / 2)

在大巫祝等人的倾力协助下,易峟成功地动员起了以自己一脉为主的足够数量的族人,相比以往的效率有明显提升。

这种高效的节奏,对于易峟来说,是他当了邦伯以来从未体验过的。

反过来讲,大巫祝一帮人,看来平时没少给自己使绊子啊。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终于迎来了大巫祝亲自占卜得出的最吉利的秋甲子日。

在这一天,易峟率领着众族人,首先登上了观星台,恭敬地宜祭上神(帝)。

随后,他们前往昜国城邑的宗庙,准备了牛羊猪各一头,以盛大的祫祭仪式,向历代先祖表达敬意,并虔诚地请出祖先之灵,希望先祖的庇佑能够伴随他们,共同迎接马上到来的大战。

在有资格前来参加祭祀的各宗各支的国老、族人的见证下,易峟站在宗庙台阶上,手里仗着玉钺,对独自走上前的司马宣朗声宣告:

“帝降懿德,匍有昜邑。

朕承洪绪,统理斯民。

北土戎狄,敢发难端,

锋矢交加,民遭困厄。

遏沮定乱,在余一人。

用师于戎,除民之灾。

仰赖宗庙,帝降神罚。

扑伐戎人,勿遗寿幼!”

(参考:西周青铜器铭文,逸周书,明神宗平倭诏。)

易峟说罢,以眼神向大巫祝示意。

大巫祝心领神会,他慎重其事地从庄严肃穆的宗庙深处,取出一把闪耀着金色光辉的、由商王亲赐的大黄钺,小心翼翼地交到了易峟的手中。

生平首次面对如此隆重的场面,司马宣内心波涛汹涌,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他缓缓走上前去,恭敬地从易峟手中接过那把象征征伐之权的黄钺。

司马宣凝视着大黄钺上雕刻着的神秘而威严的商式双虎食人纹,每一道线条都仿佛蕴含着深邃的力量。

此刻,司马宣的脑海中回荡着小邦伯刚说过的话,仿佛那话语仍在他耳畔轻轻响起。

他深吸一口气,举起手中的黄钺,那金色的光泽在阳光下闪烁。

他转身面向其他族人,高呼一声:“邦伯有令——扑伐戎人,勿遗寿幼!”

族人们听到这一声呼唤,仿佛被点燃了心中的火焰,他们纷纷高声回应道:“扑伐戎人,勿遗寿幼!”那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在城邑上空回荡。

司马宣是一个纯粹的人,他的情感就是爱憎分明,毫不含糊。

此时的他,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此行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把戎人们不分老幼,一次性全部解决干净,

也就是邦伯所说的“勿遗寿幼”。

他的内心深处,对戎人族群怀抱着一种实实在在的、无法化解的血海深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