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抄家、过堂、判刑、结案、扩张48(2 / 2)

整个万永社,转眼之间,核心子弟就扩充到了三百人。

除此之外,樊千秋还推出了“同子弟”的称号,每月每人只要上交社费2钱,就可以获得“同子弟”的身份。

同子弟不能从社中领取月钱,也不用承担太多的责任,但遇到困境时,可去社中求助,社中视情况给予帮助。

说白了,这每个月上缴的2钱,等于一个最低廉的保护费。

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但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就能救命。

黔首无钱无势,往上数三五代也许都找不到一个斗食小吏。

遭灾遇困,根本就无路可走。

如今只要交2钱就可以背靠一颗大树,实在是合算的生意。

同子弟的政策甫一推出,云集响应者甚众,万永社门前自然排起了长队。

清明北乡共有四百户人家,其中三百户居住在闾左,几乎全部交钱入了万永社。

更有左近毗邻乡里的黔首,也都捏着半两钱来到万永社,想要交钱成为同子弟。

但是,樊千秋对此事有些犹豫,暂时也就没有松口。

就这样,长安的天气越来越冷,但是万永社却一日比一日红火。

人越来越多,钱越收越足,樊千秋要走的仕途,似乎一眼坦荡。

……

元光三年十一月初十,连下了几日的大雨终于停了。

但是,天上仍然乌云翻滚,日头则羞涩地在其中穿行,大地上更是阴风阵阵。

这清冷的日光并没有给三辅大地带来暖意,反而还平添了一份说不出的寒意。

这一日的卯时四刻,樊千秋在豁牙曾等人的护送下,准时来到了万永社正堂。

“六房四市”这些头目们先到堂上和樊千秋见礼,上报前日之事,而后就各司其职了。

这万永社的正堂早已经没有私社的模样了,反而越来越像官衙的做派。

樊千秋倒也适应,权当是自己出仕前的实习期吧,免得日后丢人现眼。

前院是新入社子弟们操练的声音,后院则是众算卒拨弄算盘的噼啪声。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算盘还有要几百年才会出现。

樊千秋小时候曾经学过珠心算,对“三下五除二”非常熟悉,而算盘又不难做,因此他就在社中推行了此物。

这让社中算卒的计算速度提高了不少。

在这两种悦耳的声音的陪伴下,樊千秋开始核对前一日的账簿。

昨日,清明北乡收到社肆市租约2万钱,收到交易市租约3万钱。

两项加起来,也就是5万钱,一个月就能收到约一百五十万钱,比上个月的79万钱又增加了许多。

算下来,十一月一结束,这市租恐怕就能提前收足了,最后一个月收到的市租都是万永社的进项。

樊千秋心情大好,将账簿放在了一边,从身后的书格中取下了一卷“宝书”,慢慢地研读了起来。

不知道为何,他的眼皮有些跳,许久才读了进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