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刘彻登场:乖孙、逆子、渣男和千古一帝!29(2 / 2)

之后,刘彻连续三次对董仲舒进行策问,收获颇丰。

“君权天授”“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大一统”“天人感应”“阴阳灾异”“以德治国”“春秋决狱”……

每一种理念,都像是一块巨石,可以拼凑成一道石阶,帮助刘彻登上人间的顶峰,成为掌握实权的皇帝。

于是,刘彻罢各家博士,立五经博士,并以儒经取士,推行儒家礼制服侍,明确君臣等级差异……

窦婴和田蚡等人在争夺权力,而刘彻却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改变人心。

如今两年过去了,有为而治的儒学在大汉的人心里冉冉上升,无为而治的道学江河日下。

潜移默化中,朝臣黔首越来越认可天子的权威,刘彻开始尝试着建功立业。

去年的马邑之围,就是刘彻的一次尝试。

虽然最终无功而返,却并没有让他气馁,反而让他看清了一件事情:要在外建功,先要在内掌权。

于是,刘彻重新开始蛰伏起来,等待着这样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将朝堂各方势力一扫而空的机会。

只是这个机会一直没有出现,一年将近,一事无成,这让刘彻有些苦闷。

若是董仲舒在宫里,一定可以为自己出谋划策。

可惜啊,这么一个聪明人犯了糊涂,已经被刘彻罢官赶走了。

念及这种种往事,刘彻有些疲惫,他将这卷《公羊春秋传》放在了案上,闭目养神了起来。

昨日是太后的寿诞,刘彻一整天都呆在长乐宫里。

太皇太后不在了,但是太后还健在。

对于自己这个母亲,刘彻的情感非常复杂,其中就包含一缕难尽的怨言。

昨日的那几个时辰里,刘彻带着皇后强颜欢笑,在母亲和舅舅的面前,扮演着一个好儿子和好外甥的形象。

敬酒祝词、言必称颂、笑脸相迎……处处都是一个孝子的模样。

大汉以孝治天下,刘彻又还很年轻,母亲和舅舅更掌控着半个朝局,他想要做的许多事情都需要他们襄助。

所以必须得再装一段时间,等待那个机会的出现。

想到母后和舅舅,刘彻自然又想到了皇后陈阿娇。

阿娇是馆陶公主之女,也是刘彻的表妹,在刘彻被立为太子之前,母亲就确定了他们二人的婚事。

目的当然是为了让馆陶公主说服自己的弟弟孝景皇帝,立刘彻为储君。

馆陶公主答应的事情做到了,表姐陈阿娇也顺理成章地被立为了皇后。

刘彻对这个安排没有恶感,毕竟他和陈阿娇青梅竹马,后者也是佳人。

可是,自从自己将卫子夫立为夫人,皇后的妒心就越来越重了,简直到了难以理喻的地步。

她甚至还丧心病狂地派人去刺杀卫青,若不是卫青的挚友公孙敖出手相救,后果不堪设想。

身为皇后,陈阿娇这个皇后,怎么就不能大度一些呢?

他刘彻立卫子夫为夫人,难道只是贪图美色吗?还不是为了宗庙繁盛!

想到他人对自己的种种“刁难”,刘彻更觉得有一些疲惫和烦躁:皇帝,怎么就这么难当?

“起禀陛下,桑侍中来了。”一个谒者小心翼翼地进来报道。

“哦?让他进来吧!”刘彻压抑的心情好了些。

“诺!”谒者匆匆离去。

不多时,一个头戴博梁冠的年轻人就快步走进殿来,下拜请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