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跟着李正逛市场(2 / 2)

之后又去了几家卖蔬菜的店,同样问完价格扭头就走。

陈琳跟在他边上,好奇问道:“你怎么光问价不买啊?”

她本以为李正想货比三家,结果他真的只问价,根本没有买的意图。

“买不了,没听人家说低于多少斤不卖吗?”李正手里拿着单子:“今天预购的达不到那么多的量,所以不在那些人家买。”

靠近市场门口的几家出货量很大,有附加条件很正常,毕竟人家的货根本不愁卖不出去。每天都是几吨甚至几十吨的吞吐量,之所以给出三十斤起卖的条件,还是农贸市场的硬性规定,否则人家连这点小单都看不上。

知晓原委后,陈琳点了点头:“原来农贸市场是这样的嘛。”

“那倒不全是。”李正解释道:“大关路市场跟其他农贸市场不一样,有着其本身的特殊性。事实上你如果去大城市的一些大的集散市场,人家店里根本没多少货,真正出货的地方都是仓库。一卡车一卡车起卖。”

或者不用去大城市,在阜城县的另外一个农贸市场就能看到类似的景象,不过都是小卡车,跟大城市的比起来还是小打小闹。

所以与其说大关路市场是农贸市场,倒不如说这是个出货量更大的菜市场,经营模式相比其他农贸市场有些畸形。

“既然有起卖条件,那你平时都怎么采购?”陈琳问道:“难道你在这里问完价,再去菜市场跟人家谈价吗?”

“问那么多干啥?”李正这次懒得解释:“跟我来就行。”

两人又往里走了很远,途中李正不停去各种店问价,最后都是不买。

直到差不多走到市场中部,李正停下脚步,抬了抬下巴:“哝,这就是了。”

陈琳抬眼看去,市场中部的人更多,情况也更复杂。

许多店门口都停着一辆厢式货车,车门大开,里面都是一筐一筐或者一捆一捆又或者一袋一袋的各种东西。

有人等着东西被搬下来之后上手挑选,也有人直接跳上车看准几筐或几捆,然后跟老板结账后叫人直接搬走。

“这里的东西更便宜吗?”陈琳愈发好奇,为什么来这里买东西的人更多?

李正把她往旁边拉拉,这里搬东西都是抗在肩膀上走路,不一定能看着人,碰到谁或者踩到谁都是很正常的。

“事实上,不便宜,甚至更贵。”

即使贵,也没到菜市场的价。

否则你以为在这里采购的大爷大妈都是谁?

但也不尽然。

在小县城里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经常能看到某些小区门口蹲坐着几个老头老太,他们面前往往都放着一小部分蔬菜之类的。

你去买,他们会说:自己家里种的。

这种的,有六成是真,还有四成就是年纪大了闲得没屁放,跑到农贸市场拉点东西回去找点事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