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黄昏雪6(1 / 2)

  据说水木相生,合得来。

  取名真是个学问。

  棠昭那会儿还似懂非懂地问:为什么要合得来?

  妈妈笑了:你奶奶和他奶奶给你们定了个娃娃亲,取名自然也要花点心思。

  棠昭坐车上偷瞄着周泊谦,想着妈妈的话,有点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周泊谦在外交学院念大三,比她年长三四岁的样子。人如其名,有种儒雅淡泊的气质。

  “长途跋涉,是不是特累?”周泊谦开着车,看一眼副驾的棠昭。

  她点点头:“有一点困。”

  “你睡会儿吧,到了我喊你。”

  棠昭应下了,却睁着眼睡不着。

  她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这一趟来北京,是为了见周泊谦的爷爷周延生,周延生是京圈的大前辈导演,盘根错节的影视圈里,他是打头的核心人物,中年之后开始转型拍正剧,即便是后来声名鹊起的第五代导演,也要毕恭毕敬地喊一声老师。

  中国电影史的教材用了整整三张纸记录他的功劳。

  棠昭不敢自称是演员,她长这么大总共也就拍过两部戏,那时剧组在南京的小学挑演员,她被导演看中,被捡去客串了主角小时候。

  听说周延生正在拍的古装剧剧组里缺个年轻女演员,角色是个十六岁的格格。

  妈妈方妍雪看了周导发过去的人物小传,心想这个机会太难得了,这个角色简直是为她女儿量身定做,要昭昭一定去试试。

  为这个角色,棠昭在家里还顶了一个月的碗。

  周泊谦发现棠昭没睡觉,跟她搭话,“这是南长街,前面就到了。”

  棠昭趴在车窗看外面:“这条路好长啊。”

  “所以大家都说么,这紫禁城,进去了就真的插翅难飞了。”

  她目色惊诧:“还好不是古代人。”

  耳侧传来一声轻柔的笑。

  “能进去参观吗?”

  周泊谦想了想,说:“过几天吧,你估计还得去演戏呢,月迎格格是不是?”

  棠昭点一点头,回眸看他,“周导的戏都是在故宫取景吗?”

  “正剧都是,不过我爷爷统共也就拍了两部古装片。”

  “他好厉害。”她适当地在嘴上抹蜜。

  要知道,即便是知名导演,也不是人人都能够在这儿实景拍摄。

  “还行吧。”周泊谦虚怀若谷,“时势造英雄,况且我爷爷的学生比他们这一辈厉害多了,拍反思片的那一批导演思想太陈旧了,做不出名堂来才转电视剧。”

  棠昭百度过。

  周导的父亲年轻时战功赫赫,一直留在延安任职,周延生出生在西北,所以拍的电影都在展现一种浑厚的风土人情与民族特色,拍正剧气魄十足,不过缺陷也明显。

  教材上是这么写他的:经历过战争的残酷,镜头习惯于聚焦民族苦难,但由于出身较高,对小我的底层苦难缺乏认知与感受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