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一小时闪电拜访38(1 / 1)

下午在酒店没事,看着外面阳光正好,想着高邮离这里不远,要不要去一下呢?

高邮市是离淮安只有30分钟高铁、一站路的一个小城市,地方不大,也不是一个有名的旅游城市,有三样可能比较著名,一在它的西面就是高邮湖,国内第六大淡水湖,是古代黄河改道在这里泛滥形成的;高邮湖夕照是当地一个美景,夕阳西下,千帆远影,想一想这画面就很优美;此外还有大运河从高邮湖和高邮市区之间穿过。在人文方面,高邮有散文家汪曾祺,更有语音文字学大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另外高邮的美食高邮咸鸭蛋,我通过网上已经购买了好多年了,也想去看一看它的诞生地。因为这些缘故,高邮很早就在我的旅行名单上,而且这次本来也是准备在那里住几天的?这次临时去一次,也算是一个探路打前战吧。

迅速查了一下往返高铁,现在时间是下午3点,3:50有一趟去高邮的高铁,4:20可以到达;返程晚上8:30是最晚一班高铁,这样的话中间有4个小时的游览时间,我觉得对这个小城来说,走马观花的看一下应该是够了。

立刻收拾了一下包,带上一瓶水就出发了,从住的地方打车到淮安东站就要20来分钟,基本上和从淮安到高邮的高铁时间差不多了。坐上高铁,没走多远就发现刚才还艳阳高照的已经有点儿阴了。

列车正点到达,出站口看到公交车倒是很多,想着时间太晚,为了赶时间叫了一个滴滴先去王氏父子纪念馆。上了车以后,司机第一个右转弯就把我吓一跳,这司机竟然拐到双黄线对面去了!多少年我都没见过这样开车的!幸亏对面没车,然后这一路上司机开着车总是在低头瞅什么,就好像考试的时候学生低头偷偷翻书,我瞄了几眼,最后发现他看的是手机,手机上正在导航,他难道对那里这么不熟吗?网约车出租车坐过不少了,司机都是把手机放在支架上,手机导航的声音,司机和乘客都听得很清楚,不知道他这么偷偷摸摸是什么意思;他在路上的速度也是慢悠悠的,和那些开网约车出租车一脚油门就窜出去,真是天壤之别;碰到红绿灯早早就减速,慢慢在那里溜达;还有一次在双车道上同方向前面有两辆车,对面已经来车了,他还要超车,速度又提不起来,最后还是同方向的第二辆车给他让了一下,对面也减速了,他才回到同车道的两车之间!快到终点的时候还走错路了。后来终于离终点不远,只剩一段直路的时候,司机好像也松了一口气,开始聊了几句,司机问来这里玩吗?我说是的;他说高邮没什么玩的,一个小地方,没什么看的;问我哪里的,我说陕西的;他说西安兵马俑好不好?我说挺好的,值得看;他又说西安离BJ挺近的;我听了只能说:哎呀,恐怕还是有点距离吧;但是司机肯定地说距离挺近的。

近就近吧,反正我已经到了。车停在了王氏父子纪念馆门口,我下车一看这是一个老式的院子,墙砖看起来都挺新的,或许又是个翻新的。黑色的大门关着,墙上挂了十几块的招牌都是一些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基地等等之类的内容,牌子旁边有营业时间,夏季是到下午6点,冬季也要下午5:30,我看看表现在才5点,怎么大门就关着呢?我推推门,里面也锁着。无奈,我就在门前转了一下,房子对面有一个很小的广场,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两座木桥,桥对面有一些灰瓦白墙的房子,古色古香的,几棵柳树都长出了嫩芽,看来就像是一个老街区的地方,但是房子都像是翻新过的。

王氏父子是指高邮的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两个,他们是清朝乾隆时代的人,他们的成就主要在中国的语言文字方面,对中国古代汉语的训诂、音韵方面有很大的贡献,主要的就是对中国文字正本清源的考证。当时学界并称他们父子两个为高邮二王;我以前在读诗经的时候经常看到他们的一些论点,对他们很是钦佩,他们父子俩属于那种既有天分又很勤奋的人物,这次来就是想拜访一下他们的故居。门关着进不去,从旁边的一个玻璃门看进去,这里面似乎也是翻新不久的,房屋也新,地面也新,植物假山也新,相比看这些翻新的建筑,我觉得只要能来到此地就可以表达我的崇敬之情了。

我拦住一个像是本地人的问了一下到湖边怎么走?他很热情的给我指了一条小巷子,让我从这里走,里面有一个小区,让我进入大门,穿过小区,从小区的西南门走过去就到了。我谢过他顺着小路往里走了一段,还是看了下地图,发现从这里穿过去只能到运河边,而运河和高邮湖之间还隔着一条大堤,运河上也没有桥,不能这样走。又仔细看了一下地图,再往前走一段,才有一座桥,那边叫西堤风景区,可能还有个一公里多,这时候我想起来王氏纪念馆门口有共享电瓶车,我又返回扫码骑了一辆,路倒不太远,但是天有点晚了就有点凉、有点冷飕飕的,上桥的时候还走错了路又回头逆行了一段,中途差点打退堂鼓,但看见桥那边就是高邮湖了,还是加了把劲儿骑过去了。

高邮湖确实很宽广,但天已经阴了,也就没有夕阳,湖水也很浑浊,没有帆船点点,湖面上只有三五条船,沿着湖有一条大堤,堤上是一两米宽但修的很平整的道路;有很多摆摊的:卖吃的蛋糕了,烤红薯了,小玩具啊等等之类,也不知道什么情况,有保安赶走了其中几个摊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无证还是没有交费。

在道路上往前走了几步,路过一个铁皮小车的时候,车里一个小男孩,从小玻璃窗里伸出他的小脑袋,把他的手机递给我,嘴里不知道说什么,我听不懂,我把手机推回去,但小孩坚决的推给我,我拿过来又递给他,他也不接,我有点懵:我想我要小孩的手机干什么呢?我就问你妈妈呢,小孩说在前面卖东西,这一句我听懂了,我转到小车的另一边,看到一个30多岁的女的正在卖吃的,不知道碗里是冰粉还是什么,上面撒了不少五颜六色的小豆豆和小棒棒,我把手机递给她说你孩子的,那个女的接过手机马上知道怎么回事了,她说给小孩放视频,可能小孩误触了哪里,视频放不了了。然后手机麻利的点击了几下,打开视频,递给那个小男孩,小男孩又缩回到小车里面看视频去了。

继续看看风景,有点失望,好像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主要是阴天就没有夕阳夕照的景色了,风也有点大,紧挨着就是运河,回过头来再看了下,运河上还是挺繁忙的,连绵不断的货船,基本没有停顿的,还有的货船十几艘好像连在一起成为长长的一列,上面的还都蒙着黑色的布,大概都是货物。

越来越冷,本来打算骑着电动车在市区里老巷子里转一转的,去看看咸鸭蛋、蒲包肉还有草炉烧饼之类的,现在又没有勇气再看了,继续转下去,估计非得感冒不可,就打了一辆车回高铁站。在车上,我又搜了一下最近的高铁,现在是6:00,6:50有一趟车,就赶紧把以前8:30的换成6:50的,现在只想尽快回到住的地方,打开暖气,好好暖一暖。

路上也顺路看了看街景,这个小城市和其他的没什么两样,有一些高层的住宅楼,路过一些热闹的商业中心,底商也不过是一些卖黄金的卖手机的买吃的买电瓶车的,这样的街景我就打消了以前所想的来这里住几天的念头。

这次去高邮,从下午3点动念头开始算起到8:00到酒店,一共才5个小时;这其中从到达王念孙纪念馆的17:00到从运河边坐上车开始往回走的18:00,总共才在高邮市区停留了一个小时,堪比某些国际大佬的闪电式访问了;不过王氏纪念馆拜访了,高邮湖也看了,似乎也没什么大的遗憾了。

补充一下买过的高邮咸鸭蛋,高邮咸鸭蛋吃过几个牌子,红太阳、高邮湖还有秦邮,我买的比较多的是秦邮牌的咸鸭蛋;口味和气候的变化也有关系,传统上是端午节以后的比较好,因为那个时候天有点热了,腌咸鸭蛋不需要太多的盐,咸鸭蛋的口味比较清香,如果是冬天的话,为了能更多的出油,有时候可能会多放点盐就比较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