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1 / 1)

在国内各大博物馆的榜单上,现在南京博物院基本都可以排进前五,甚至有说它是中国三大博物院之一。它的参观人数和经济效益,都在全国的博物馆院中名列前茅。

来南京的第一天就安排了南京博物院,小程序上预约还比较容易,票很充足,大概是3月份旅游淡季吧;南京博物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3年民国时期建立的中央博物院;现在分为一期和二期,一期就是原中央博物院的地址,外观是中国传统的中式大殿,当时是采用辽代风格来建造这个大殿的,大殿两边的鸱吻是比较明显的辽代形制;当时建造的大殿屋顶是水泥的,到1952年,由建筑大师刘敦桢先生主持将屋顶全部改成琉璃瓦,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外形就更加古朴和符合古代形制了,从那时起,外观就一直没有变过。2013年二期完工以后,它的整个展馆面积我看比陕西历史博物馆目前的展馆面积估计要大三倍;淡季再加上展馆面积比较大,实际观感的体验非常好,并不拥挤,这一点比陕西历史博物馆确实要好太多了。

南京,多称它为六朝古都,实际再算上南唐、大明和民国,它至少是九朝古都了;这九个朝代,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相当发达的时代,比如南京云锦就是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另外南朝齐萧道成曾经发过一个命令:不得以七宝饰乐器。可以想象在将近1600多年前的江南地区,文化已经相当发达,器物已经非常的奢华,奢靡之风大大盛行。我甚至觉得东京正仓院收藏的那把华丽的唐代五弦琵琶,很有可能就是江南地区制作的。有这样一代一代的传承,江南地区的文化那是有相当多的积累,所以南京博物院的展品那是相当丰富的,据说藏品数量仅次于故宫博物院,我去了两次,也只能说看了个大概。众多的展品当中,对我来说最震撼的大概是用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备用构件,组装起来的一个拱门,拱门上方是个大鹏金翅鸟,两边有羊、大象等神兽,造型复杂华丽,这样的拱门在塔身上一共有64个,可以想象一下当年78米高的琉璃塔是多么的壮丽,它的被毁坏又是多么的令人痛惜。

我曾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听过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先生的一个讲座,他的讲座主要是从怎么发展、创新博物馆来展开讲的,听了以后确实受益匪浅;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团体一个家庭,主事的人能有很多的灵活思路,能有很多的鬼点子是非常重要的,龚良先生就是这么一个人,思维很活跃,思路很开阔,南京这里文化厚重,又正赶上博物馆参观的这么一个风口,他的成功也是必然的。我记得他讲座里提到了“金枝玉叶”这件文物,这件文物是一只金质的蝉,趴在一片玉质的树叶上。蝉也叫知了,金质的蝉,谐音“金枝”,整个器物合起来就是“金枝玉叶”;当时出土的时候,并不知道它的用途,当时定的也不过是个三级文物,后来深入挖掘它的名称,把这件文物和传统习俗文化结合在一起以后,它的内涵就丰富了很多,一下子成为了一个一级文物。我在参观的时候,按照攻略找了几个馆都没有发现它的踪影,询问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瞪大眼睛反问:“金枝玉叶?”,看来对这个器物的名字似乎还有一些异议,但是我实在想不出比“金枝玉叶”更合理、更有想象力的名字了。

龚良先生也比较有前瞻性,在南京博物院里有一个数字馆,他当时做这个数字馆的时候,还算比较超前,价格也相当昂贵,一平方米1500块钱,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投资太大、是否合算,但是事实证明这个数字馆也给南京博物院带来了很好的收益。尽管在我个人看来,一些声光电的应用似乎有点过于花里胡哨,实际用处并不是很大,南京博物院的这个数字馆,我是快速走过的。

南京博物院民国馆的建设是受到了日本一家博物馆类似场景的启发,南京是民国时期的首都,在南京处处可见民国时期的一些文化元素,龚良院长就在南京博物院建了民国风情街这一个展馆。到了南京博物院当然要去重点看一下他提到的这个馆,它是位于地下、完全依靠人工光源布置的一个民国街景,或者说是民国风格的街道夜景;地方其实并不大,设计者并没有简单的在一条街道两边随便布置两层的商铺了事,而是商铺之间错综复杂,相互勾连,迂回曲折,甚至做到了移步换景的地步,让人流连忘返。可以体会到设计者既有深厚的设计功力,又是非常用心、下了很大功夫的。除了找到两辆老爷车以外,甚至还拉了一个老式火车头进来,搞了一个火车站场景。在每个店铺里面的工作人员也是穿着类似于民国的服饰,售卖着各种纪念品、文创产品、小饰品,还有摄影、南京地道小吃等等,这些小小的文创产品、特色小吃放在这么一个场景里面,很难不让人掏腰包的。以我从照片或者是影片上得到的民国印象看,这个民国馆的还原度相当好,五光十色的灯光,招牌海报,小街小巷,是一个非常适合打卡拍照的地方,在这里如果再穿上民国的服饰旗袍,那真的处处可以出大片,我觉得这个馆可以说是南京博物院必玩的经典馆之一,据说这个馆也为南京博物院带来了很多的口碑。

博物馆参观这个风口不知道是怎么火起来的,我记得2017年12月底的时候我去参观陕历博,那时候还要门票,但只要十块钱,说实话这十元钱真的也不贵,很合算了。但当时博物馆里边就没有多少人,参观起来非常轻松,可以在一个展品前面驻足良久,细细鉴赏。但是后来也许是因为博物馆免费开放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参观博物馆忽然就火起来了,等到了2018年暑期的时候,陕西历史博物馆已经火爆的我都没法再去了。

我觉得南京博物院的成功,一方面要归功于龚良先生个人的管理运营能力,另外上级的支持应该也是重要的因素。南京博物院二期扩建工程的建设就是在龚良先生做南京博物院院长的时候完成的,二期紧挨着一期扩建,带来了更多的展示空间,更带来了参观上的便利,使得博物院也能有更多的措施来保证参观者的观感体验,这是多少博物馆,做梦都想完成的事情。比如南京博物院每次预约一天之内可以进两次,也就是说你上午进去参观,中午可以出去吃个饭,甚至如果你酒店近,都可以在酒店休息一下,下午再进去参观。相比之下,陕西历史博物馆二期迟迟未能确定馆址,到目前二期也没有确立到底建在哪里,现在看到的是将原来属于咸阳博物院的馆址拉过来匆匆做成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秦汉馆,好像网上差评不少,有一些展品的介绍出现了不少的错误。而且最近还暂时关闭了,也并不知道什么原因。

从目前博物馆的展览方式上看,现在的展览一般会以时间的顺序来展示,并且会把同类的器物放在一起,这样的介绍方式就缺少了很多出土文物信息量很大的原始信息,比如它从什么人的墓或什么遗址出土的?它当时摆放的位置?同时出土的器物、它和其他文物的关系?现在的展览,每一件不管是多重要的文物,都只是一个小纸牌,在上面简单的写上一句什么名字、朝代、出土于哪个地方,对我来说这对了解这件文物的背景和历史就非常的不方便;另外博物馆讲解的内容也都比较有限,所以现在有不少的私人导游在网上接单,给参观者讲解,这里面就有点鱼龙混杂,不少导游就讲一些传奇故事吸引眼球。

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建议从六朝以后看,特展馆基本每个展览都不错,都很好看;艺术馆有一些常设的名家雕塑展、书法展、绘画展,还有老茶馆,小剧场,非遗馆,可以说艺术门类齐全,不仅可以看展览,还可以购买文创文化产品,像南京博物院文创产品柜台前这种人头攒动,在其他地方也是少见。地下一层还有一个较大的餐厅。在这里不仅是逛博物馆,更像是在逛一个文旅的大商场,南京博物院实际上成了一个以文物展览作为主打,以各种文创产品服装、美食咖啡休闲的一个大综合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