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香严寺(1 / 2)

1996年初,单位安排我去河南淅川县出差,需要在那里待一段时间。

出门前,习惯性找了找资料,离淅川不远的地方,有个叫香严寺的,始建于唐,曾经香火很盛,是中原四大古寺之一,位于群山环抱之中,大概值得一看吧。

和我一起出差的,是个女同事,平时不太见面,来公司半年多了,一句话都没说过。

到了淅川后,某个周六无事,那就去趟事先规划好的香严寺吧,同事也无异议,那就出发!

香严寺在淅川西南方,大约六七十公里,没有直达车,中间还隔着亚洲最大的水库——丹江口水库;能看山能看水,这个旅程的景色大概是不错的吧。

第一段行程是从淅川到丹江口水库的东岸香花镇,四五十公里土路走了两个多小时,长途车到了香花镇并没有停,又继续走了半个多小时,到了水库边才是终点。

跟着人流往水库方向走,远远看到有条平板船,已经有不少人的和车在等着了。

第二段行程就是坐船横渡丹江口水库,等待上船的人、车很多,有人在指挥汽车往船上开,还有些牲口、自行车什么的,过了有二三十分钟,岸上的这一大堆人、车,竟然一个不落地都上了船,心里不禁想,真有点小看了这个船,还挺能装的。

起航了,也有了风,可并不觉得冷,看看时间近中午了,我们拿出准备好的食物,解决了午饭。

亚洲最大的水库真不是浪得虚名,航行到中央的时候,四周茫茫不见岸边,真有点在海上航行的感觉;四周的人们聊天的聊天,发呆的发呆;那些牲口也很安静,不吵不闹;我看到驾驶舱的上方挂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仓房大酒店欢迎您”,便对同事说:这个好,可以住这里,晚上出来散散步,体会一下山里的宁静。

航行了有一个多小时,才抵达对岸,下了船,看到有辆小公共,还有好几辆拖拉机,原来还不是仓房镇,还有好几公里路,得坐车过去,

这是第三段行程。

我们上了小公共,司机技术上佳,估计路也太熟悉了,开得飞快,车后是长长一串尘龙;开了二十多分钟,才到仓房镇。下了车,看这镇子不大,还没有西安的很多城中村大,主路也就一条;正打量着,刚才那一车和几辆拖拉机上的人,转眼都散没了,今天这里外来的人,看来就我们两个了。

旁边有个拖拉机,司机在那捣鼓着。过去问了一下,香严寺还在后面的山里,有个八九公里,看来不坐车是过不去的了,问了下价,两个人要10元,这价格在当时真不算便宜。看看时间还早,就不去看那个大酒店,先去寺里参观。

最后也是第四段行程,坐上拖拉机,司机在车厢上放了一袋沙子,开出没多久就全是土路,雨天深深的车印,天晴了一晒,道路就又坚硬又坑洼,拖拉机一开上去,整个车都颠簸着,现在才知道司机为什么要放袋沙子,压秤啊;可是就算我们两个大人和一大袋沙子,似乎对车厢的稳定起不到任何作用,整个车厢哗哗乱响,我和同事对面坐着,膝盖能碰到膝盖,可说话却根本听不见!我和同事只能抓紧车边坚持。

路还不近,耳朵都快震聋了,个别地方还有点陡峭,好在这个拖拉机动静不小,动力也够用,拐了好几个弯,终于看到了一个牌坊,到达了目的地香严寺。

下车的时候,司机说:我在这里等你们。我想:不过是想多赚一趟钱吧,还能找不到回去的车?所以就不以为然地对司机说:没事,有可能晚上住这儿了。司机也没说什么。

打眼一看,这香严寺估计少有人来吧,门前杂草丛生,那个石牌坊一看就是旧物,石头的本色都已经不太清楚了,都是绿的白的星星点点苔藓的颜色,石柱的棱角都快磨圆了;山门也一样,看样子很多年没有修过了;进去以后,地上砖缝里杂草长着,墙上的砖很多都缺损了,木质构件上的色彩也都脱落了,几乎所有的木材都裂开了缝,深的浅的长的短的,就想起沙漠里那些千年胡杨林树;房子里的墙皮脱落,帷帐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到处是灰尘,都不知道多久没有打扫了。寺是依山而建,依山而上,好几进的院子,挺有气势的,房间也很多,过去一定是香火很旺盛的,旁边还有个幽静的竹林,里面有几个石塔,是古代方丈的灵塔。

转了几圈,一个人没碰到,也没法问住宿,那些破旧的门窗,看样子都关不严,看看同事,好像也没兴趣住这里,又随处走了走,还是回仓房镇吧。

出了山门,一看那拖拉机司机还在,顿时心里明白了:这地方,平时是没有什么游人来的,仓房镇到这里,也没有固定的交通工具,都是有人来了才有个拖拉机来,这司机如果真扔下我们回去了,我们两个还只能住下了;而且,就是到了明天,也不一定有车来,完全得靠运气了,这个时候真的从心里头感谢这个司机。或许这司机不过是想多挣几块钱,不过对我们来说,可不是这几块钱能换来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