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威尼斯75(1 / 2)

今天又是蹭中戏剪辑室的一天,正楷文化买了拍摄设备,但剪辑、音效那些玩意也挺占地方,公司现在连自己的录音棚都还没有,主要是地方不够大。

吴楷文猫在剪辑室里,却已是第二次见到张有蓉那张脸,笑得跟花一样,就差竖起根尾巴搁那摇了。

咦,好像想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画面。

“还没开学,你跑学校那么勤快干嘛?”

“给你带午饭啊!”

吴楷文看了眼身旁椅子上放着的饭盒,早餐也是这丫头送的,这才过去3个小时。

“不想吃。”

“姨做的。”

“先放着吧。”

张有蓉把新饭盒放好,收起旧餐盒,也没走,就站在后边看着。

“有事?”

“没。”

“没有你挤眼睛干嘛,打小你一想歪主意就眯眼睛。”

张有蓉也不装了,两眼燃烧着熊熊燃烧的八卦之火,“听我二爷爷说,你走后门安排个人到学校旁听了,还是个女的,还直接跳过大一跟我一个班?”

“你不是戏剧管理系的吗?”

“我爷爷是表演系主任,让他帮转系了,不行啊!”

这特么到底是谁走后门了!

范氷氷在谢晋表演学校读过两年,多少有点基础,所以三年的中戏旁听生涯从大二开始,硬算起来她也是97级的。

吴楷文为了帮范氷氷拿到这个旁听的名额,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的奖杯赠与了学校,吴楷文和学校都认为是自己赚了,就范氷氷觉得欠了两份大大的人情。

“行行行,你高兴,你乐意就好。”

“晚上带出来见见呀?”

“一個班的,开学你不就见着了?还差这几天呐?”

“神神秘秘的,女朋友?”

吴楷文打了个激灵,站起来拎着妹子的后脖颈把人赶出门,“出去出去,哪那么多话。”

“嘿,你还恼羞成怒了。”

……

9月之前,吴楷文把活埋剪了出来,亲自拿到电影局去送审,同时报备一声,过两天就要出征威尼斯了。

很不巧,电影局里正在开大会,下边的一些电影厂和电影公司都被叫了过来,看样子还是为了搞中影集团的事,会议的声音大到外边都听得见。

“我国电影已经走过了93年的光辉历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

要说吴楷文为什么不喜欢跟体制内打交道,九五计划期间的国内电影产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这几年虽然有《红河谷》《黄河绝恋》等好作品,可那是每年几亿电影专项资金砸出来的,上百部里边就出那么一两部好电影,而且观众基本还不愿意掏钱看,全靠单位包场。

这一时期弘扬主旋律的是各大厂的硬指标,是国内电影政绩的硬通货,不管拍得有多烂,只要是主旋律,那就一定有资金兜底,还有政绩和资历可拿。

现在把持着国内电影话奖项的多半都是这伙人,全在几个协会里呆着,守着各自的山头各种抱团各种内斗,业务能力没什么亮点使绊子的手段倒玩的溜,这些协会还都跟与电影局平级,吴楷文跟他们能聊到一块就怪了。

在外边等了一会儿,吴楷文发现这会议一时半会没有要结束的意思,干脆就不等了,留下拷贝,然后让秘书帮忙转告一声便离开了电影局。

9月初,吴楷文带着王志玟、韩童生还有徐小艺和赵乐玖出发,前往威尼斯利多岛。

舒暢刚开学不好请假,舒姐也得留下来照顾女儿,所以《阿丽》剧组没有女演员出席。

满载浪漫色彩的尖头小船穿梭在河道和与海面上,还有那有着尖屋顶和彩色窗楣的特色邸宅、教堂和以及修道院,蓝色的海,红色的砖,白色的顶,层次分明的房屋鳞次栉比的排列着,放眼望去,时光仿佛留在了17世纪。

韩童生穿着套不怎么合身的西服,站在路上与周围格格不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