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请客31(1 / 2)

东兴楼,曾经的八大楼之首,几起几落,如今坐落在距东四十条仅800米的东直门内大街上。

吴楷文要了个小间,宴请刘焕和三宝,都是圈内人,年龄差得也不太多,刘焕大三宝5岁,三宝大吴楷文7岁,即便没有音乐也勉强还能算是同辈人。

既然都是同辈人,吴楷文也没礼让什么,拿着菜谱点了葱烧海参、油焖大虾、干烧冬笋、枣栗子鸡、芙蓉干贝、烩乌鱼蛋汤等六道菜,然后直接进入正题。

“宝哥,听说您在弄音乐剧?”

三宝一头不受拘束的长发披在脑后,他看了眼刘焕,发现老刘一脸惊讶的看着他,显然也不知道他在弄音乐剧。

那么这小子是怎么知道的?

三宝喝了口茶,“是有这么回事。”

吴楷文替人把茶满上,随后说:“小弟去年发了张专辑,类似的风格基本走到尽头,今年不想做流行了,打算出张音乐剧和歌剧的组合唱片。”

闻言,刘焕和三宝先是露出诧异的神色,想想之后也不得不点头赞同,《22》确实把新式中国风走到了极致,再写下去就没意思了。

无论是《青花瓷》《发如雪》那样的新古风,《千里之外》《雨下一整晚》的近代国风,纯古风R&B的《月光》,R&B与戏曲结合的《苏三说》,说唱与新金属结合的动感国风《霍元甲》……

可以说从《22》的发行到现在,这张专辑被无数业内人士深挖和分析,越是研究就越让人感到可怕与无力。

因为在这条吴楷文开辟的赛道上,他就好比古龙一样,在开拓新类型的同时也把别人的追随的后路给绝了。

现在其他歌手连《红颜》《东风破》《菊花台》《烟花易冷》这样的作品都写不出来,而这些歌在《22》里边都不是最出彩的。

正因如此,吴楷文的第二张专辑更换类型改变风格就是必然的选择。

菜上来了,但三人都没动筷子,三宝沉思一会才开口道:“先说说你的想法。”

吴楷文说:“对国内观众而言,音乐剧和歌剧都是极小众的门类,欣赏门槛高,要做面向大众的曲目,就得考虑编曲和形式。”

三宝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吴楷文继续说:“我打算以组合的形式,用流行美声的方式让观众去接触音乐剧和歌剧。”

“流行美声?多重唱组合?”

这个决定让三宝和刘焕都有些意外,因为在歌剧和音乐剧中,重唱基本用在对话、叙事或激烈矛盾冲突之中起辅助效果,从来不是演唱的主要形式。

“对,组合。一个高男高音,一个美声男高音,一个抒情男高音,一个戏剧男高音。”

吴楷文说着直接上干货,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几张稿纸,上边记载着三首歌,分别是《Melodramma》《QuiConMe》和《总有一天》。

前两首也就是声入人心男团唱的《真爱乐章》跟《你的色彩》。《真爱乐章》是波切利2001年才面试的作品,现在剽了完全没问题,《你的色彩》更是专门为声入人心写的。

《总有一天》本出自三宝所写的音乐剧《金沙》,但金沙遗址要2001年才被发掘,随后方有这部音乐剧的创意。

吴楷文敢抄《总有一天》,背景可以改成三星堆,但《心脏》就悬了,他知道《蝶》那部作品三宝从96年就开始构思,现在已有一年多,不说完成品,至少梗概肯定是出来了。

那首歌太完美,没有《心脏》的重唱组合是不完整的。

刘焕看完中意版本两段《真爱乐章》,想死的心都有了。

嗓音好,技巧棒,既能驾驭主旋律大歌,又能开拓创新搞新国风,每一项都是顶尖的已经叫人绝望,现在弄起歌剧类作品一样惊艳绝伦,根本不给其他人活路。

相比于《Melodramma》和《QuiConMe》,三宝更喜欢《总有一天》,甚至觉得这首歌跟他有种血脉关联的亲切感。

吴楷文看着那张完全沉浸其中的面容,忽然有种后辈拿着传家宝回到从前,再把传家宝交到年幼祖宗的手上让他传承下去的荒谬感和恶趣味。

“好啊!写得真好!”

三宝过了好一会才感叹道:“我是真的很喜欢音乐剧,国内就少这种,就少这种作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