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灯火里的中国(1 / 2)

吴楷文回到宿舍,虽然穿越,他却没有盲目自信认为自己就是主角,上辈子几十年的经历让他明白无论什么东西都是靠自己争取得来才最保险。

眼下没钱、没名、没人脉,演戏或拍戏是不可能的,而且剧本、剧组还要慢慢攒,上辈子虽然看过的精品不少,但要一一复原并查漏补缺还是要下功夫的。

上辈子吴楷文基本都扎根在文艺界,对外界的新闻只知道一些重要节点,想以其他产业作为第一桶金几乎不可能,那么所剩的路子就只有唱歌这一条。

先打开名声,进入圈子,再赚点小钱,一步一步徐徐图之,做大做强。

对于撞开文艺界的第一首单曲,吴楷文已有腹稿。

1997年,国内最受关注的大事自然是香江回归,而有这么一首歌与之十分契合,那就是2021年鹏城大鹏新区组织创作的歌曲,《灯火里的中国》。

“湾区的船帆从灯塔掠过……”

“初心换回了百年承诺……”

香江回归之际,这些句子是无比的应景。

吴楷文的嗓音学廖院长或周深深肯定没戏,他本嗓的音色清澈而高亢,高音倒没问题,而且上辈子弄短视频那些年也出过音乐相关的内容,没少学习新的演唱技巧,对各类歌曲游刃有余。

写下谱子和歌词后又想了想,吴楷文也放弃了从老妈那学来的民声唱法,转而决定用偏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来处理,最多找个女高音来和声。

1992年,中戏开办了音乐剧班,吴楷文也去蹭过课。外界都知道孙宏雷上过中戏,但许多人不知道他读的并不是表演系,而是两年制的音乐剧大专班,谁让他是跳霹雳舞出道的呢。

宿舍里仅剩吴楷文一人,整栋大楼都静悄悄的,只有笔尖从纸面划过时发出的沙沙声,十分连贯、规律,显然下笔之前在心中早有腹稿。

第二天,吴楷文早早的回到东三环附近的歌舞团大院,正巧见到同样年轻20多岁的老妈,正挎着篮子穿越院子准备出门买菜。

记忆中二十多年后的那张脸再次浮现眼前,又看了看老妈现在还算紧致的皮肤,心中一边感慨岁月的无情,一边暗暗发誓要让妈妈早些过上好日子。

吴楷文对往外探头的看门刘大爷打了个手势,示意不要声张,然后躲在一旁,等老妈从大院里走出来。

“当当!”

吴楷文的心境仿佛真回到了二十岁,像个二流子一样跳出去拦在大门口:“这位漂亮姐姐,你要去哪?”

“呀!”

一个一米九的大个拦在路中间,吴雪绒被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才发现是自己的儿子,不由扬起手中的篮子就要砸过去:“你这孩子,都大学毕业了怎么还没个正形……”

“哈哈哈!”

一旁的刘大爷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不等篮子打到身上,吴楷文跨步上前抱住老妈,隐忍中带着一丝激动的喊了声,“妈!”

吴雪绒放下篮子,当母亲的自然能从儿子的动作感受到他怀揣着怎样的情绪,好一会才问:“好了好了,都长那么高的个了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有事就说。”

“嘿嘿。”

吴楷文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也没啥事,就是想和您唱首歌。”

“什么?!”

吴雪绒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孩子就是喜欢讲究个出人意料。

本来吴楷文的文化成绩挺好,能上首都的重点名校,结果偏去考中戏。

好在是自己的种,演唱天赋不错,大小也学了不少技巧,后来总算考上去了,选的却是表演系。

本以为他选了想读的专业就能安分点,哪知大二又嚷嚷着要转专业,读导演系。

好不容易盼到毕业,非要拿家底去拍电影,吴雪绒是拧着他的耳朵将人塞进歌舞团里,给弄了个舞台剧执行导演的助理,这才把毕业大戏给混了过去。

返回